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开悟报告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2279 位读者 
zsq

积分:1993
等级:论坛管理员
帖数:155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主 页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明 心 报 告 ------- 岳灵犀

「终于被印证了。」


二○○三年四月十二日,禅三的第二天傍晚,主三和尚平实老师勘验完之后,跟我说了这一句话。我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破参见道,拖了三年多,才获得传承上师的印证,其间的曲折与障难,实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。

和别人比起来,我算是苦命人。人家有亲教师指导二年半,再加上禅三期间主三和尚使尽机锋,没几天就开悟了。我却经过了十几年的参访,最后依平实老师的著作苦参八个月,终于破参明心,其间不曾得到真悟者的指导,乃至明心之后的整理与印证,都是靠自己。等到我来正觉讲堂参加共修,已是二○○○年四月,在这之前早已确定:我证悟的内容和诸佛、菩萨、证悟祖师完全一致。

记得去年四月二十八日大用师兄指责岳灵犀盗法(此系指未经传承师长许可、未观察根器、选择时地,在网络上讲述第一义佛法而言,并不是说岳某刺探密意),五月二十六日我接受指斥、公布〈岳灵犀的过失〉一文,到六月五日关闭「岳灵犀专栏」;岳某先被正觉讲堂师兄弟严词诃责,继而遭真佛宗「高手」围剿,二边都有人质疑岳某不是真悟,我始终没有任何的动摇。为什么呢?我在悟前已熟读重要的经典,并依相似般若修成动中定力,自参、自悟、自承担之后,悟境勃发,不但能依证量解释经典,也能创作公案,功德受用明显而坚固,任何人都否定不了。

当时真佛宗的天云师兄转贴他人的文章,谓阿赖耶识是生灭法。我答道:
《《大乘密严经》:「佛说如来藏,以为阿赖耶,恶慧不能知,藏即阿赖耶;如来清净藏,世间阿赖耶,如金与指环,展转无差别。」这段话明明就是讲:「佛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,这是恶知识所不知道的,在如来身上就是清净藏,在世间众生身上就是阿赖耶识,此二者就像黄金和金戒指的关系一样,黄金可以做成金戒指,金戒指也仍是黄金」。天云所引「老小子」的说法,把很简单的一句话,硬掰成相反的意思,说:「如来藏含有阿赖耶,但是阿赖耶不能说是如来藏」,我真是替他捏一把冷汗, 佛可不曾这样说过。《入楞伽经》卷七:「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,而与无明七识共俱,常不断绝,身俱生故,离无常过,离于我过,自性清净。」也是讲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,虽与无明七识共俱,而自性清净。
阿赖耶识本性清净,但含有染污种子,所以会出生染污的七转识,因此《大乘密严经》说:「如来清净藏,世间阿赖耶,如金与指环,展转无差别。」《入楞伽经》则说之为:「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,而与无明七识共俱」、「是故大慧!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……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,一切声闻、辟支佛、诸外道等不能分别。……大慧!我依此义、依胜鬘夫人、依余菩萨摩诃萨智能深者,说如来藏阿梨耶识,共七种识生,名转灭相。」真悟者所悟的内容,必与此二部经完全一致,未亲证的人却以自己的成见曲解佛经,玩弄文字游戏,自误误人。
识蕴是指七转识,并不包括阿赖耶识,世面上的唯识著作绝大部分都是未悟的人所写的,因为没有亲证,所以大多弄错了,以为阿赖耶识也包括在一般所说的识蕴里面。《成唯识论》说:「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,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,由斯永失阿赖耶名,说之为舍,非舍一切第八识体。」这是讲,阿罗汉断此识体中所含的粗重烦恼种子,因此不再称此识为阿赖耶,而改称异熟识;这只是改名而已,并不是将阿赖耶识心体消灭掉。阿赖耶识本身是一切染净法所依,如果也是假法的话,必定落入断灭顽空。《成唯识论》又说:「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,名为胜者,彼能证解阿赖耶识,故我世尊正为开示。」因此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,即是大乘见道者所明的心。》

天云的质疑来势汹汹,因为有些经论真的写:「灭阿赖耶」、「阿赖耶识…阿罗汉位舍」等等,好象是说阿赖耶识是可以消灭的;但这些其实都是针对阿赖耶识的染污种子而说,《成唯识论》既已说:「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,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,由斯永失阿赖耶名,说之为舍,非舍一切第八识体」,已足已导正。可是有人专门在搜集这方面的经论文字,想证明阿赖耶识是生灭法;我没办法回答得很完整,曾将它转贴在讲堂的网站「成佛之道」,请其它师兄弟帮忙破斥此种说法。

此事并未就此了结!今年二月底,平实老师发表〈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之过失〉,我随后才知道该文所破斥的异说,来自台北讲堂的一位亲教师。我虽然很惊讶,但没时间理会,因为禅三已经快到了。禅三之后,接到讲堂干部的电话,要我一起到台南共修处,原来台南的亲教师法莲法师也做此种主张。

法莲法师说:「八个识是用,是生灭法;真如是体,方是不生不灭。」我们问:「法师是否已证得『真如』?」法师坦言:「尚未证得。」虽未证得,法师却依照自己理解的经论,当着我们的面,公开对台南共修处的学员宣说「第八识是生灭法」;不但宣之于口,更笔之于书,著作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》。还没有亲证『真如』就大胆批评,要是以后发现原来是自己错解经论,一切均已迟了!

天云所散播的邪见,和法莲等退分菩萨所接触的邪见,应该是同一个源头。可惜当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它彻底消毒,导致「疫情」扩散,竟然连讲堂的亲教师也因而退转,则是始料未及。

法莲引用的经文,最具关键性的,应该是《楞伽经》三种译本,有关「真识、现识、分别事识」的部分。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,和三种译本间的差异太大有很大的关系。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:「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大慧!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。何等为三?谓真识、现识及分别事识。」《入楞伽经》:「识有三种,何等三种:一者转相识,二者业相识,三者智相识。大慧!有八种识,略说有二种,何等为二?一者了别识,二者分别事识。」《大乘入楞伽经》:「诸识有三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大慧!识广说有八,略则唯二,谓现识及分别事识。」

大家可以看到,三种译本都说有八个识(不说有九个识),三种相;但是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略分为三种识,另二种译本,则略分为二种识。二和三的差别不可谓小,不是只有名相的差异而已,很难用「见仁见智」来解释,不过后代的祖师,包括龙树、玄奘、窥基、永明延寿等大师,都承认「真识」这个分类,平实老师所着的《楞伽经详解》,也是以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为准。再者《入楞伽经》虽不说真识,却说有「智相识」,系三种识之一;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则说有「真相」,系诸识三相之一。因此八个识分为三种识,应该是多数人的共识。岳灵犀认明阿赖耶识之后,也发现前六识、第七识、第八识的体性截然不同,分类为三种较符合解说的需要。
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: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:『世尊!诸识有几种生住灭?』佛告大慧:『诸识有二种生住灭,非思量所知。诸识有二种生,谓流注生及相生;有二种住,谓流注住及相住;有二种灭,谓流注灭及相灭。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大慧!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。何等为三?谓真识、现识及分别事识。大慧!譬如明镜持诸色像,现识处现亦复如是。大慧!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大慧!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,是现识因。大慧!取种种尘,及无始妄想熏,是分别事识因。大慧!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,则一切根识灭,大慧!是名相灭。大慧!相续灭者,相续所因灭,则相续灭;所从灭及所缘灭,则相续灭。大慧!所以者何?是其所依故。依者,谓无始妄想熏;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。』」

请大家特别注意到,上述经文说「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」,依照纯粹的文义解释,八个识可以分类为三种识「真识、现识和分别事识」,换句话说,在八个识里面,「真识」、「现识」和「分别事识」每一种至少须有一个,做这样的分类才有意义。也就是说,真识应该是在八个识的范围里面。可是龙树菩萨在《释摩诃衍论》却解释:「初契经〔指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〕中第一真识,直是根本无明所熏本觉真心。第二现识,直是现相阿梨耶识。第三分别事识,直是意识。粗分意识,细分即末那故。」这也是法莲等人所尊崇以为「真理」的解释。

问题是:龙树菩萨所立的「无明所熏本觉真心」,到底算不算是「识」?如果不是识的话,为什么要说它是「真识」?如果是识的话,经文不应说「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」。而且若把「无明所熏本觉真心」当作是真识,加上前八个识,合起来应该有九个识;可是经文中分明说八,不说有九个识。龙树菩萨显然也知道,照他的解释,算起来会有九个识;因此将末那识和意识并为一个识,说「粗分意识,细分即末那」,硬将九个识浓缩为八个。但这样解释非常的牵强,因为意根的体性和意识截然不同,意根是「恒审思量」,意识则是「审而不恒」,意识因眠熟、闷绝、正死位、二无心定等五位而断,意根即使在五位中仍然持续运作、不曾暂断;而且意根和意识是十八界当中不同的二个「界」,若龙树菩萨所说正确, 佛说的十八界法岂不是要改为十七界?

再者,经文说:「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」这句话是说:「现识和分别事识,这二个识一个会坏灭,一个不会坏灭,二者展转生成,现识是分别事识的因,分别事识也是现识的因」。其中会坏灭的是指前六识;不会坏灭的,是指末那识,祂只在无余涅盘位方灭,对一般众生来说,末那识是不会坏的,故经文说现识不坏。若硬说现识是阿赖耶识,分别事识是七转识,这句根本解释不通。照法莲的主张,前八识都是生灭法,那么经文不必说「此二坏不坏」;即使依照通常的解释,阿赖耶识固然不坏,可是七转识却有会坏灭的前六识,再加上不会坏灭的末那识,经文不应当说「此二坏不坏」。只有将现识解为末那识,前六识解为分别事识,此句才解释得通。依照「依经不依论」的原则,《释摩诃衍论》的解释既然不通,当然必须以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为准。平实老师在《楞伽经详解》中,将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这段经文解释得很详尽,更重要的是前后文能够呼应,有完整的体系,如果没有真实证量,是做不到的。相较之下,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》尽是片段的章句、扭曲的解释,何者可信?读者应可判断。

《释摩诃衍论》的解释,有很大的过失和流弊,密宗诸师将阿赖耶识与如来藏视为两个、应成派中观不承认有七识八识,乃至正觉同修会和合僧团的分裂、法莲等新学菩萨的退转,都和龙树菩萨不当的说法有关;岳灵犀虽然不敏,却不敢苟同如此的解释。

法莲法师在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》三四页说:『如今竟有某居士于《学佛的心态》一书中言,《释摩诃衍论》中圣龙树菩萨主张「真识是本觉真心,现识是第八阿赖耶识。」违佛真旨,殊不知正是自己误解经文,违佛旨意;竟又著书立说毁谤 世尊于《楞伽经》中所授记之初地圣人,岂只谤他圣龙树萨,又且轻视 世尊之无边智能也。若实龙树菩萨论义错谬,云何 世尊预记其为初地圣人,往生极乐?』法莲的同学「紫莲 心海」在《辩唯识性相》第八页到第十一页,则是引用《楞伽经》对龙树菩萨的预记,以及《宗镜录》有关龙树菩萨现身满月相而说法的记事,做为龙树菩萨「任何说法都不会错误」的理由,自己无条件的相信,更痛心他人对龙树论文的评论。

上述的说法充满了宗教情操,诉诸崇高的信仰,却看不到起码的理智,正是「依论不依经」和「依人不依法」的心态。自己没有亲证想象中的『真如』,就敢妄评正法,原来就是把自己的法身慧命赌在龙树菩萨片段的言语上。法莲等人不知自己依止的是「权威」、诉诸的是「信仰」,却来评论正觉同修会的同学「依人不依法」。他们以为依止经论就是「依法」,殊不知经论的言语,充其量只是「圣言量」而已;依止经论做自己的见解,本质上是拾人牙慧之举。岳灵犀所知道的「依法不依人」却非如此,一定要本于现量经验,完全不依靠佛、菩萨、祖师等权威人士的保证,自己能够亲自确认其正确性,才是真正的「依法不依人」。

诉诸权威是反智的行为,早已是世间智者的共识。在人类的历史上曾被认为权威,后来证明系谬误而被扬弃的说法,不知凡几;最有名的,当是《圣经》主张的「天动说」─哥白尼等中世纪的天文学家根据天文的观测提出质疑,宗教法庭为了维持《圣经》的权威,竟以残酷的手段处死主张「地动说」的天文学家。「依法不依人」是 佛亲口所说,所谓的「法」不是指经教,而是指真相。任何人所说的法,若是违背真相,无论此人的身分、地位、头衔、神通、专业素养、道德水准有多高,均不应信受;反过来说,任何人所说的法,只要合于真相,即应信受奉行,不应挑剔此人的外在表相。这种以真理为师的精神,西方科学家曾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、最后才获得普遍的承认,在佛教中却早已悬为修证的首要原则,令人不得不钦佩 世尊的高瞻远瞩。法莲和「紫莲 心海」既然顶着「法师」的头衔,为佛法中的师资,智能与勇气应胜过哥白尼等外道凡夫,怎可未经批判检验,即迷信大师之言,违背 世尊「依法不依人」的开示?

明心证真的人应当知道,阿赖耶识是非断非常的体性。什么叫做非断?阿赖耶识的本体永不断灭,祂不从因缘而生,本来就存在,未来也不会断灭。什么叫做非常?这是指祂所蕴藏的种子不断的变迁,一方面不断的流注而形成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法,一方面又不断的受熏持种,做为未来际圆成一切法的依据。譬如计算机的硬盘,可以将资料流注出来,形成屏幕画面和声音;它也可以接受外部的资料,记录下来,以备未来资料的输出。资料虽然不断的变动,但硬盘的功能却不曾变异,要是哪一天硬盘故障,资料也会跟着毁损。同样的道理,阿赖耶识既然可以受熏持种、起酬偿因果的作用,祂就必须有一个不曾变异的本体,这个本体必须在第一个因以前就已经存在,直到最后一个果呈现,祂才可以灭失;若非如此,祂就不能无所遗漏的记录业行、并呈现果报。然而时间并没有所谓的「开始」,也没有所谓的「终点」,所以阿赖耶识必然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的,未来也不会灭失。

《大乘阿毗达磨契经》:「无始时来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诸趣,及涅盘证得。」就是讲阿赖耶识本体不生不灭,以及祂圆成世、出世间一切法的功能。就是因为祂具有不变的本体,能够执持生灭变迁的种子,生灭和不变二者和合,才使祂具备这样的功能。生灭与不变既是和合而不可分割,大家不应该专门批评祂的生灭,而无视于祂不变的体性。

法莲等人所引用的经文,包括《成唯识论》:「阿赖耶识为断为常?非断非常,以恒转故。恒,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,常无间断,是界趣生施设本故,性坚持种令不失故。转,谓此识无始时来,念念生灭,前后变异,因灭果生,非常一故,可为转识熏成种故。」《宗镜录》:「马鸣以一心为法,以真如、生灭二门为义。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,心真如是体,心生灭是相用。只说此心不虚妄,故云真;不变易,故云如;不守自性,故随缘。以随缘故,成无量义。又由不变故,始能随缘,由随缘故,方能不变。何者?谓若变自体,将何随缘,如无水岂能成波浪,故知一心不动,义遍恒沙,虽遍恒沙,皆是一心之义。」讲的都是生灭和不变的和合。

生灭和不变,本来是同一样东西不可分割的二个部分。不变的部分,经论中常以「真如」、「第一义谛」、「如来藏」、「自性清净心」等名相来指称它;生灭的部分,往往以「阿赖耶识」来指称它;但这不是绝对的。譬如《解深密经》有「邪行真如」、「流转真如」等名;而《契经》的「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,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;人天等趣、诸佛国土悉以为因,常与诸乘而作种性,若能了悟即成佛道」则对阿赖耶识极力赞颂。更有经文直指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,譬如《大乘密严经》的「佛说如来藏,以为阿赖耶,恶慧不能知,藏即赖耶识」和《入楞伽经》卷七的「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,而与无明七识共俱,常不断绝,身俱生故,离无常过,离于我过,自性清净」。

有些人认明阿赖耶识之后,发现祂含藏着许多染污的种子,和自己原先所期望的「自性清净心」有很大的出入,久而久之遂起轻贱之心,便想另寻一个全然清净的心。在此要奉劝这些退分菩萨,不要用妄心分别种子是否清净,你们既然已认明祂,应当知道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染污种子,对祂自己来说,并无所谓污染或清净。譬如硬盘的功能,就是如实的记录资料,外部输入什么,它就记录什么,不做任何取舍;制造厂商可以担保它的记录功能,却无法担保所记录的内容是否正确,后者应该是由使用人自行负责的。如果有人将错误的资料输入硬盘,他应该把资料叫出来,一笔一笔的来修改,直到全数更正为止,而不能责怪硬盘竟然含藏错误的资料。

同样的道理,众生的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染污种子,乃是无始以来的无明,发于身口意,不断熏习而有;并非祂无中生有,故意要整你冤枉。阿赖耶识像是一个忠实的历史家,你做善,祂就记录善,你做恶,祂就记录恶;你不能怪祂侵害隐私权,只能怪你自己每次都找祂做贴身秘书,不然祂怎么会知道那么多黑材料?(以上说明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的功能。)祂又像是一个有求必应,但是反应迟钝的菩萨。你过去世好淫,祂就让你继续受生于欲界;你过去世喜好佛法,祂也让你有缘接触到佛法。你证声闻菩提,发现世间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想断掉一念无明,立刻取证涅盘,祂却牢牢的记住你过去世贪爱、渴望…等等的习性,不断的提醒你,让你一时改不过来。你别怪祂不理你,其实祂一直在处理你的需求,小事情当下就满足你,大事情就得慢慢来。(以上说明阿赖耶识的圆成实性。)

法莲等人所想象的「真如、第一义谛、如来藏、自性清净心」,是「不生不灭、犹如虚空、恒不变异、体无增减」,并且是圆成实性,和阿赖耶识的「有为有作」、「体是无常,有取受性」,其体性、相貌显然不同。(参见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》页二)设使真有这种「真如」存在于众生身上,必是无用之物。怎么说呢?因为他们将生灭与不变强行分割为二,此种「真如」只是单纯的「不生不灭、犹如虚空、恒不变异、体无增减」,既然恒不变异,完全没有生灭的面向,那么它必定不受熏染,不受熏染则众生无论如何造善、造恶,都无法改变「真如」,这种「真如」若有圆成实性,则从它所出生的世、出世法,必定具有恒常的体性,善人必定永为善人,恶人必定永为恶人,众生必定永为众生,不可能证圣解脱、出离轮回─这当然是违反事实的。因此,不受熏染的真如只有在 佛身上方能存在;若在众生身上,则众生勤苦的修证必归于无用。

只读(Read only)的光盘只能输出资料,不能写入资料。硬盘可以输出资料、储存资料,也可以覆写(Overwrite)原有的资料。当资料还不完整,或者有错误时,一定要放在硬盘中,才可以反复的修改。等到资料已经很完整,没有错误时,为了永久保存,避免使用时不慎变更正确的资料,就可以将这些资料烧入光盘中。硬盘比喻众生的阿赖耶识,可以不断修改其所含藏的内容,直到成佛为止。光盘比喻 佛身中的真如,所含藏的种子已完全清净,不须要再加以变更。

以上举各种譬喻,无非是说明阿赖耶识是生灭与不变二者和合的体性,使祂能够圆成世、出世间一切法,而在受熏染与圆成一切法的同时,祂本身仍然是远离一切烦恼、自性清净。龙树菩萨所说的「无明所熏本觉真心」,虽有分类上的差错,其名相用语却完全指向阿赖耶识,决非法莲等新学菩萨所想象的『真如』;因为他们所想象的『真如』是单纯的「不生不灭、犹如虚空、恒不变异、体无增减」,不会受到无明的熏染,与龙树菩萨所立的名相显有不同。

法莲等人说:「诸经论及佛菩萨皆未曾宣说大乘见道是七住位,未曾宣说见道位是悟阿赖耶识」(参见《辩唯识性相》页七二~七三)。这话不符事实,《成唯识论》明明说:「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,名为胜者,彼能证解阿赖耶识,故我世尊正为开示。」

他们又说: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并没有讲第七住是大乘见道(出处同前),还把经文引用出来:「诸善男子!若一劫、二劫乃至十劫,修行十信得入十住。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,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,正观现在前,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,出到第七住,常住不退。自此七住以前,名为退分。…〔按,此处所省略的经文,经查系:「佛子﹗若不退者:入第六般若,修行于空、无我人主者,毕竟无生,必入定位。」〕佛子!若不值善知识者,若一劫、二劫乃至十劫,退菩提心,如我初会众中,有八万人退。如净目天子法才,王子舍利弗等,欲入第七住,其中值恶因缘故,退入凡夫不善恶中,不名习种性人。」

首先就文义解释之。上引经文最后一句:「如净目天子法才,王子舍利弗等,欲入第七住,其中值恶因缘故,退入凡夫不善恶中,不名习种性人。」既然讲「退入凡夫不善恶中」,也就是说第六住以下是凡夫;反过来说,第七住以上就不是凡夫;不是凡夫,当然是见道位以上的佛弟子。而且,这是正观般若波罗蜜,常住不退。经文说:「若不值善知识者,若一劫、二劫乃至十劫,退菩提心」,因此这个不退,是特指不退失菩提心而言,既能不退菩提心,当然是大乘见道的不退转菩萨。「紫莲 心海」刻意省略掉的经文「佛子﹗若不退者:入第六般若,修行于空、无我人主者,毕竟无生,必入定位。」所述的正是入第七住不退失者的功德,自此之后,「毕竟无生,必入定位」,功德远胜六住位的退分,自然是大乘见道,并非到初地才是大乘见道。

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固然没有「大乘见道」这几个字,《大般涅盘经》却有「十住菩萨眼见佛性」的文字。如果照「紫莲 心海」的说法,初地才算见道的话,这些见性的十住菩萨,距离初地还是很遥远,岂不也是未见道的凡夫?

虽然有些经典谈到,初地名之为见道,这应该是狭义的见道。因为明心是菩萨道中很重要的关键点,特别是明心证第七住,已经了知菩萨道的不共心法,又能够现观我空和我所空,所以也同时证小乘的初果。如果小乘初果是见道,七住菩萨自然也是见道。而且七住菩萨于大乘道心得决定,不退失菩提心,说他是大乘见道,是没有过咎的。《成唯识论》说:「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,名为胜者,彼能证解阿赖耶识,故我 世尊正为开示。」所指的即是初次证解阿赖耶识的行者, 世尊为这些人演说唯识的经典。正觉讲堂诸位明心的同修,虽自称大乘见道,但都特别说明所证的是第七住位,见性者则说所证的是第十住位,既已特别说明所证的位阶,不致让人误会是初地圣位菩萨,就不能说他们是大妄语。

次就个人修证经验说明之。笔者在一九九○年便闻思成熟,能用一句话衍生的意义解释大部分的般若经;一九九六年以般若正见修成定力,经常处在如梦如幻的觉受里面,走在人车往来的大马路上,感觉就像一个人似的;最后在一九九九年冬至亲证实相般若。我当时是用《大宝积经》卷一○五的「诸法如幻化,斯由分别起,是中无所有,一切法皆空」,来总持一切的见解和行持,思惟法义,并随时与现象比对观察。破参前,我心目中的「分别」是七转识的分别;破参后,便函盖八个识的分别。破参前后的差别很大,但大体上走的是闻、思、修、证的次第。

我怎么知道自己所证的是实相般若呢?因为我所悟的内容可以用般若经来印证。《佛藏经》〈诸法实相品第一〉的经文:「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,令人信解,倍为希有。所以者何?无名相法无念无得,亦无有修,不可思议,非心所依,无有戏论,非是戏论所可依止;无觉无观,无有所摄;不在于心,非得、所得;无此无彼,无有分别;无动无性,本来自空,不可念不可出;一切世间所不能信。」拙作〈诸法实相〉(刊于《真佛报》361期)将之解释为:「以佛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而言,一切的现象并没有生起、没有消灭,本来无相、没有作为,这个东西要让人家信解,是很困难的。为什么呢?没有名相的东西,祂没有念、没有得,没有修证;祂作用广大,大到不可思议;祂不是妄心所能依止的,因此没有戏论,戏论与祂无涉;祂无法觉知六尘,不属于现象界;祂不在妄心之中,不是能得的主体,也不是所得的客体;祂不是这个、不是那个、没有分别可言;祂不动,没有现象界诸法善恶、凡圣、青黄赤白…等等的属性,本来就是空;祂不是意识思惟的对象,但众生的心行丝毫都逃不出祂的掌握。世间凡夫无法相信有这么微妙的东西。」我是以明心的证量来解释《佛藏经》,没有参考别人的作品,解释得不是很好,但我确信它符合佛法主要的意旨。

般若经所述的实相般若,也是双具不变与生灭的体性,譬如《大宝积经》的「诸法如幻化,斯由分别起,是中无所有,一切法皆空」;拙作〈唯识、幻化、空三昧〉(刊于《真佛报》311-315期)解释为:『世间一切的现象,包括能认识的「我」,和被认识的「我所」,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第八识幻化出来的,如果没有第八识不可思议的分别作用,根本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存在』。而上一段《佛藏经》的经文则是偏向于描述不变的面向,正是法莲等新学菩萨心所喜好者,大家明心之后可以来读,看你所找到的阿赖耶识是不是符合前段经文的体性?如果你不是靠老师明说或暗示,而是按照闻思修的次第一路修上来的,在认明阿赖耶识不同于七转识的相用时,经过一番思惟整理,必定可以确认:阿赖耶识的体即是般若经所说的实相般若。

我说:「阿赖耶识的体即是般若经所说的实相般若。」「紫莲 心海」等新学菩萨不要误以为我和你们作同一主张。譬如石头体坚、色白,坚为性,白为相。现在,如果有人看到白色的石头,却说:「我看到的只是白色,并不是石头。」便想另外寻找一个没有形色,只有体坚的『石头』,这种石头当然找不到。他如果不作这种邪见,看到石头白色的形色,把它拿起来敲一敲,当下就可以验明体坚的性质。

同样的道理,离开阿赖耶识的相用,也不可能找到它的体性。不过阿赖耶识和石头毕竟有不同之处,石头的体坚可以验明,阿赖耶识的体性却无法用感官去触及,若是可以的话必落入六尘相。明心的人是从阿赖耶识的相用,而推知祂的体性,这种推知有充分的证据足以确定其体性必是如此,所以仍然是证量、不是比量。以我自己来说,在破参前十三天,就已经参出答案,但是似通未通,那十几天都是在做思惟整理,直到完全确认无疑为止。

不只是这样,证解阿赖耶识以后再来读禅宗的公案,必定觉得亲切无比,确知真悟祖师的公案都是指向阿赖耶识,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。例如香严上树的公案:一个人口中咬着树枝,吊在半空中,树下有人在问法,树上的人既不能开口说话,又不能辜负问法的人,该如何是好?有一个人不正面回答,却问:「他先前是怎么上树的?」像这些生灭有为的事相,当然不是在讲法莲等人所想象、单纯不生不灭的『真如』,而是在讲生灭与不变和合的阿赖耶识。如果证解阿赖耶识不是大乘见道,那么禅宗大部分的祖师,岂不都是未见道的凡夫了?

看到同修会这些新学菩萨的退转,我知道当初自参、自悟、自承担的辛苦是值得的;因为没有人指导,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自己确定,一旦承担下来,就永不退失。老实说,平实老师的印证,对我虽然重要,却没有增加我的信心,因为我自己早已确认无疑。我所以来求印证,主要的目的是确认师徒的传承,一方面可以跟随老师学习别相智和道种智,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破斥邪说、显扬正道。以正觉同修会这样小小的团体,外有各大山头联合抵制,内有退分菩萨分裂僧团,又必须延续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慧命、以俟月光菩萨的降生,不但极为艰难,而且险阻重重,身为得法弟子,岂可置身于事外?

感谢平实老师著书传法和印证,若无老师的著作,我不可能寻到入处。六祖惠能大师说:「迷时师度,悟时自度,度名虽一,用处不同。」岳灵犀得到老师的印证之后,却反过来印证老师:「正觉平实菩萨法师,是数百年来难得一见的真善知识,他所施设的次第和方法极为善巧方便;若不能亲自随学,已是人生最大的遗憾,不应以自意妄评正觉平实菩萨法师和他所传的正法。」盼望法莲、「紫莲 心海」等退分菩萨能够实时醒悟,公开忏悔谤师、谤法、破和合僧的罪愆,回归正道,如此方为有惭有愧的佛弟子,尚能保住七住位的见道功德;设若不然,必如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所说:「如净目天子法才、王子舍利弗等,欲入第七住,其中值恶因缘故,退入凡夫不善恶中,不名习种性人;退入外道若一劫、若十劫,乃至千劫,作大邪见及五逆,无恶不造,是为退相。」

               岳灵犀 May 25, 2003

该帖子在 2005/1/29 14:56:41 编辑过


   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

  离 线  2005-1-29 14:56:41 
本帖子共有 0 页, 0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