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精进标榜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1530 位读者 
翡秋僧

积分:1321
等级:虾之尊贵
帖数:114
注册:2004-12-27
头衔:护法大将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主 页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诸祖苦功节略

悬崖坐树

静琳禅师。弃讲习禅。昏睡惑心。有悬崖。下望千仞。旁出一树。以草藉之。趺坐其上。一心系念。动经宵日。怖死既重。专精不二。后遂超悟 
衣不解带

金光照禅师。十三出家。十九入洪阳山。依迦叶和尚。服勤三载。衣不解带。寝不沾席。又在姑射山。亦如是。豁然启悟

引锥自刺

慈明谷泉琅琊三人。结伴参汾阳。时河东苦寒。众人惮之。慈明志在于道。晓夕不忘。夜坐欲睡。引锥自刺。后嗣汾阳。道风大振。号西河师子 

晚必涕泣

伊庵权禅师。用功甚锐。至晚必流涕曰。今日又只恁么空过。未知来日工夫如何。师在众。不与人交一言 

圆枕警睡

喆侍者。睡以圆木为枕。小睡则枕转。觉而复起。率以为常。或谓用心太过。答云。我于般若缘分素薄。若不如此。恐为妄习所牵

誓不展被

佛灯珣禅师。依佛鉴。随众咨请。邈无所入。叹曰。此生若不彻证。誓不展被。于是四十九日。只靠露柱立地。如丧考妣。乃得大悟

坚誓省发

灵源清禅师。初参黄龙心。随众问答。茫然不知端倪。夜誓佛前曰。当尽形寿以法为檀。愿早开解。后阅玄沙语。倦而倚壁。起经行。步促遗履。俯就之。忽大悟 
诸缘尽废

杰峰愚禅师。初参古厓石门。佩受法语。昼夜兀坐。不契。后参止严。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。愈疑乃诸缘尽废。寝食俱不觉知。如气绝者。一夕坐至夜分。闻邻僧咏证道歌云。不除妄想。不求真。豁然如释重负。有夜半忽然忘月指。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 

以头触柱

中峰本禅师。侍高峰死关。昼夜精勤。困则以头触柱。一日诵金刚经。至荷担如来处。恍然开解。自谓所证未极。弥益勤苦。咨决无怠。及观流水。乃大悟

关中刻苦

毒峰善禅师。在淯溪进关。不设卧榻。惟置一橙。以悟为则。一夕昏睡。不觉夜半。乃去橙。昼夜行立。又倚壁睡去誓不傍壁。辽空而行。身力疲劳。睡魔愈重。号泣佛前。百计逼拶。遂得工夫日进。闻钟声。忽不自由。偈示。沉沉寂寂绝施为。触着无端。吼似雷。动地一声消息尽。髑髅粉碎梦初回

胁不至席

璧峰金禅师。参晋云海。示以万法公案。疑之三年。偶摘蔬次。忽凝然久之。海问子定耶。对曰定动不关。海问定动不关。是甚么人。金以筐示之。海不肯。金扑筐于地。亦不肯。尔后工夫益切。胁不至席。一坐七日。一日闻伐木声。大悟
    更多文章就在:http://zzj520.91.tc/zzj/qq.jp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打开先等一下

该帖子在 2006/5/5 14:49:29 编辑过


   华屋量人斗,娇妻渡客船,
田园身后债,儿女眼前冤。

  离 线  2004-12-31 11:08:29 

青青翠竹

积分:168
等级:论坛虾米
帖数:21
注册:2005-1-20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2 楼 

你也说悟,他也说悟
不知道到底在悟什么?
悟前和悟后有什么不一样吗?
不要告诉我悟前是凡人悟后是佛哈

该帖子在 2005/2/4 19:15:07 编辑过

  离 线  2005-2-4 19:15:07 

hangshi

积分:955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76
注册:2005-2-19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1 楼 

引用回复
以下是引用青青翠竹在2005-2-4 19:15:07的发言:
你也说悟,他也说悟
不知道到底在悟什么?
悟前和悟后有什么不一样吗?
不要告诉我悟前是凡人悟后是佛哈

"所谓开悟,是说在参究过程中,不离定力而一念相应,生起了智慧。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、五下分结、乃至五上分结,而与定力相应,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。从破初参悟得真如,到重关眼见佛性,乃至牢关会末后句,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,皆是一念相应慧,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。所以悟,可以把它定义如下: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,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,即是开悟。
    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——参禅的功夫,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。悟了以后,却发觉到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,它从无始以来本然存在,没有一个相貌形象可以拿出来示现给人看,也没有一个门可以进入让我们看见真如佛性。所以祖师常说“无门为法门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'
摘自<<禅----悟前与悟后>>


<<禅----悟前与悟后>>已有简体版出版,是难得一见的佳作!读完此书当能解您的诸多疑惑!本论坛[实修参考]版块有一贴摘自<<禅----悟前与悟后>>一书.

该帖子在 2005/6/11 22:14:25 编辑过

  离 线  2005-06-11 22:14:25 

hangshi

积分:955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76
注册:2005-2-19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0 楼 

第二节 悟之实质

所谓开悟,是说在参究过程中,不离定力而一念相应,生起了智慧。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、五下分结、乃至五上分结,而与定力相应,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。从破初参悟得真如,到重关眼见佛性,乃至牢关会末后句,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,皆是一念相应慧,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。所以悟,可以把它定义如下: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,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,即是开悟。
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——参禅的功夫,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。悟了以后,却发觉到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,它从无始以来本然存在,没有一个相貌形象可以拿出来示现给人看,也没有一个门可以进入让我们看见真如佛性。所以祖师常说“无门为法门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我们讲禅法,而禅法是一种建立,是一种施设。所以禅法可以讲,但是禅不可说,说出来的就已经不是禅。悟——不能够讲,因为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悟了,而且众生也不会相信的。禅法可以讲,可是禅法的自性本来空寂、禅法的自性本来就没有来去,本来就不可说,已经用语言、文字说出来的,那就是禅法,不是禅法的自性。
在还没有悟之前,有个开悟可以追求;等到悟了以后,才知道悟的这个法也是本来空寂。悟之前需要学禅法,悟了以后才知道禅法的自性也是空寂。禅不是悟,禅是真如,悟只是找到真如时的一个现象。禅与悟虽然是真实的存在,它不是建立,也不是人的施设,但是没有办法提示出来给人看。所以说有悟是错,说无悟也是错。因为说出来的,已经不是悟啦。别人讲的是别人的,与我们不相干。
悟的实质,不离一念相应慧。凡是没有一念相应,而靠语言、文字思维分析所得的结论,那不是悟。必需要自己辛苦参究之后,突然间一念相应,那才是悟。

第三节 渐悟与顿悟

有大师在书里面开示,他说:“很简单,你必需从最基本的开始,并通过训练和修行的过程,经过一段长时间,可能会达到最高点,这即被称为渐悟。”又云:“开悟来得很快的,我们称为顿悟,需要长时间修持的,我们称为渐悟。”事实上,开悟这回事只有顿悟,没有渐悟。只有渐修顿悟,没有渐悟。《圆觉经》里面也是这样讲的。
我们在悟之前,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去闻熏佛法知见,锻炼修持定力,而渐渐具备了悟的条件,这些前方便,称之为渐修,透过渐修之后,悟的时候只是一剎那,只是一念相应找到自心真如。真如佛性一悟就具足,一悟就发现他本然的存在,不是因为修行的渐渐累积增加了悟境,然后才具足的,所以没有渐悟。南泉普愿禅师讲:“道不属修。”如果是因为渐渐修行增加累积而得的话,那将来一定会渐渐的因为因缘的散坏而失掉了。
真如不是从修行而得,真如无门可入,所以《楞伽经》讲:“无门为法门。”祖师又讲:“道从门入,不是家珍。”如果道是有门可入,是渐渐修行渐渐累积而成的话,那么,这不是我们自家里面本来具有的珍宝。
虽然只有顿悟没有渐悟,我们却不可以除掉渐修而期待顿悟,因为渐修是顿悟的基础。而顿悟只是一念相应,并不是累积几十次、几百次的悟以后才圆满,而是一悟即得。所以《圆觉经》云:“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。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”就是这个道理,所以只有渐修而顿悟,没有渐悟与顿悟。
唯识所说渐悟菩萨,乃是已经完成禅宗顿悟的过程─找到真心─之后,依其所证真心阿赖耶识而进修一切种智者,方得名为渐悟菩萨。以禅宗之顿悟为基础而修学种智,因此得入初地无生法忍;从此地地增上乃至等觉位之无生法忍,皆是依上地善知识闻熏而渐悟。若未经禅宗之顿悟明心,不能入渐悟菩萨位,无力验证阿赖耶及末那识故;但禅宗之证悟真心,只有顿悟而无渐悟,一念相应即证故;非因闻熏过程中渐渐累积而渐渐悟入故。
---------摘自《禅——悟前与悟后》

该帖子在 2005/6/13 16:46:20 编辑过

  离 线  2005-06-13 16:46:20 
本帖子共有 1 页, 3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1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