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学习正法心得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295 位读者 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18.缘觉所知所证(视频)

18.缘觉所知所证(视频)--正纬菩萨
http://www.wujindeng.net/ShowPost.asp?ThreadID=4195
今天我們繼續上週所講的,緣覺菩提的那個概略的說明,今天我們要講到緣覺菩提實證的部分。緣覺菩提實證的部分,我們上次提到說,因為緣覺乘的修法,是透過因緣觀的實證:因為聽聞佛法,或者自己思惟,而現觀因緣觀,而知道有因有緣!因為現證因緣觀這個現前觀察以後,能夠現前觀察而進而斷我見我執,能夠證得解脫於三界生死之苦,這個就是緣覺觀要注意的部分。那我們上次因為透過流轉門,還有還滅門的這個說明,而知道說,因為緣覺乘須要(先)透過流轉門而去現前觀察十因緣法!因為觀察這十因緣(流轉)的黑品法(才能真修因緣觀)。為什麼(十因緣)叫黑品法呢?因為說它是流轉於三界生死(的真正原因與現象),故是黑品法!而透過觀察十因緣這個黑品法,而成就了這個十因緣的十因緣觀!透過這樣的逆觀,而觀到最後名色以後,就知道(名色不可能無中生有,一定是有一個識出生了名色,所以)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,齊識而還、不能過彼」,而確認有一個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在那裏。只是這個法界實相心如來藏,(緣覺知道)而沒有實證,只確認說一定是要有這個(本識),才能夠符合法界中所現前觀察這個現象界的(生死流轉)事實;才能夠知道說,原來是因為有這個法界實相心,所以我才有這個流轉的這一個事實能夠具足的成就。

 

因為這樣子,緣覺乘人就能夠了知,有一個本識常住(出生名色而有生死流轉);而這個本識,祂是一個不生不滅法,衪不是屬於三界法所攝;「既然是這樣子的話,我只要能夠斷除這個三界流轉生死的各個因緣的話,那我就可以解脫於三界生死。」因為我們知道二乘聖人,他的目標不是在成佛。他的目標,乃是為了要解脫於三界生死,因為他要解脫於三界生死,所以他對於實證法界實相心,到底需要不需要?他知道說:「我不須要實證法界實相心,我(只要把我見、我執等無明斷除以後)就可以解脫於三界生死!」既然他可以解脫於三界生死,他又因為慈悲心比較薄弱,所以對於跟他有緣的眾生,繼續淪墮在苦海當中,他不願意(留下來繼續受生來)救拔,他只求得自己的了脫生死。所以說,他只要達到這一個目的,他就能夠滿足他的要求,因此說,他知道說:「就算我沒有實證這個本識,我現觀了十因緣觀(確認名色滅了以後不是斷滅空),而沒有實證這個本識的時候,可是我卻可以透過,再進一步能夠斷除這在三界流轉的這些因緣,我就可以入無餘涅槃。」

 

所以說他雖然沒有證得本識,而繼續的(滅除無明仍)不會有恐怖!那這樣子的話,因為是這樣現觀(十因緣觀的順逆觀),而證得了這一個推論所知的(本識常住)這個結論以後,他再透過十二因緣的這個現觀,從流轉門再去再作一次確認,來確認三世的流轉現象(是因為不知道五陰虛妄而無法斷除無明),而知道說,真的是:這個流轉現象真的是大苦,極大苦患!所以說他開始在事實的確認的過程當中,對於這個無明(我們上次講到流轉門,完了以後講到還滅門),因為逆觀十二因緣,從老病死苦,到生、到有乃至到最後,推到最後第一支的無明這一支,他確認「原來我的流轉是這樣子!」

 

那真正流轉的原因,是因為對於法界事實和流轉的現不了知,(由於無明)而錯計誤會,把十二因緣的某一支(尤其識陰這一支),錯認為常住不變,而執取為真實有;對於五蘊的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,因為(不知是)有取有漏,而落入五受陰當中;落入五有受陰當中,所以才會繼續地,不停地流轉生死。就是因為這個無明不除,所以他的流轉現象就不會停止。那透過,因為十二因緣的逆觀,知道:「最後我需要斷除無明這一支,才能夠解決我在三界流轉的這個現象,那好了,我就要從無明下手。可是無明是什麼呢?到底無明是什麼呢?我們看《阿含經》佛的聖教,佛的聖教說:無明就是不知。有的經典是講無明是什麼?無明的行相是什麼呢?「就是隱覆真實,顯現虛妄。」——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》卷1。

 

因為對於流轉三界生死,對於你所認為真常不變的這個識陰,你把這個識陰當成真常不變,你所認為的真常不變,當作是真實,可是(卻)是誤計顛倒。因為這樣,就是有無明;因為無明不知而錯計顛倒,而產生了對於生、對於死(的真相不明白)而有猶豫!因為有無明不知,有猶豫有錯計顛倒,所以你的身口意行的造作,就不是如理如法!不是如理如法:因為你在四顛倒的作意中,去造作這身口意行!因為這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,而具足了成就未來世識陰的繼續保有!因為你錯認識陰為真實我啊!所以希望保有祂!因為希望保有祂,那因為這樣而落入後有當中,落入這個雜染當中!有雜染行的當中,你就畢竟會有後有的名色而出生,你未來世必定淪墮三界生死,會有名色出生!有名色出生了,那當然就有六入的現象而發生!有了六入的現象發生,你必然就會有觸境界!因為六入的現象發生,必然會觸境界。那你有觸境界以後,你自然會領受於六塵!領受於六塵時因為無明的關係而不知,又愛味於這些無明的錯計顛倒當中,而這樣子有了愛味!有了愛味當然就有了取著,有了取著,那必然一世又一世的後有的種子就不停地熏習,回到你的如來藏(本識)當中!所以這個因果,就不停的繼續輪轉生死。

 

所以緣覺聖人,他現前觀察(十因緣、十二因緣的)順觀、逆觀;觀察了這個現象以後,他就知道,要從這個無明的方面來下手,因為要從這個根源,就是在斷除這個無明!因為斷除了這個無明,能夠讓「真實」不會被隱覆住,讓虛妄不會顯現出來,然後他所作所行能夠完全於,斷除三界後有種子的執取落入有漏有為有取的這個境界當中。所以說因為無明,而有這一個無明(一念無明的部分),然後有三種行:有身行、口行、意行(或者有人說,有福行、非福行或者不動行),有這個行支出來。因為有這個行支的業行的現行,因為有這個行支的業行出來,那就有對於識陰的認知。

 

接下來他就要去探究識陰,跟「識支」這一支是什麼?識支就是主要是六識身,還有祂的心所法。對於六識身的認知,看與事實吻不吻合?如果錯認了六識、六識心,而誤會六識心為真實的話,他就具足了我見(而未斷無明)!甚至有的把六識心的心所有法(能見之性乃至能覺能知之性),也誤會為真實的法,就落入在取著當中。那緣覺乘來講,他在還滅門除了要確認六識的虛妄之外,他還要再去觀察什麼?觀察六入的虛妄!六入是哪六入啊?「內六入:眼入、耳入、鼻入、舌入、身入、意入。復有六法,謂外六入:色入、聲入、香入、味入、觸入、法入。」——《長阿含經》卷8。他還要觀察這六入的現象發生,都是因緣所生法。這個因緣所生法,都不是真實常恒不變異,都是因緣生、因緣滅的。有了六入的現前觀察,知道這些都是緣生法以後,他再往下一支再去觀察。觀察六種觸:這六種觸,同樣的道理透過眼觸色啊、耳觸聲啊、鼻觸香啊、舌觸味啊、身觸這個觸,還有意觸法;觀察這六個觸也是三和合,而不是真實而有,不是本來常住的。所以也知道這個六個觸也是一樣,這個觸支一樣是緣生法,是生滅無常的。

 

那透過觸的觀察,他再繼續往下觀察,觀察受支。觀察了以後,就知道受這一支不離三種受: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或者有的人把它細分,把心受的部分再加進來,變成說,於苦受樂受再加上憂、喜,(成為)苦、樂、憂、喜、捨。再加上憂和喜兩個,把苦和樂細分出憂和喜這兩個,變成五受。他會發覺:仔細地現前觀察,這三受或者這五受,是不是常恒不變異?他發覺它一樣是因緣所生法,一樣是緣生法,它一定一樣是因緣所生法!既然是因緣所生法,那也因為是這樣,也會(由於)因緣而壞滅──透過因緣的喪失而壞滅。所以他也知道,這三受、這五受,也不是真實常恒不變異的:「我執取它,就會成就後有的繼續輪轉。」

 

那再往下觀察,觀察什麼?觀察愛!觀察有三種愛:欲界愛、色界愛,還有無色界愛。對於這三界的愛、的愛取,甚至對五蘊的愛,對十八界的的愛,(是)因為對於不如實的了知,而有這些愛、有這些取!因為有愛而去品味,而有了愛味!有了愛味。他發覺這個愛也是一樣,不是真實常恒不變的,而是因緣所生法,一樣是因緣所生法,緣滅就壞掉了。

 

那有愛以後,再去觀察什麼?取!觀察取,觀察四取(愛緣取者,云何為取?謂四取:一者欲取,二者見取,三者戒禁取,四者我語取。是名為取。——《緣起經》卷1),觀察我語取啊,欲取、見取、還有戒禁取,觀察這四取!發覺這四取一樣也是因緣所生法,所以因為是這樣的觀察,所以他能夠確認:「原來我這個取也是造作,也是無常的。因為造作無常那必然是苦,那最後會壞滅歸於空寂!」所以他也同時的確認了這一個取這一支,也是不真實的,也是無常的,而確認了這個無常性、苦性乃至無我性。

 

好了,那他接下來再繼續怎麼觀察呢?再去觀察,觀察這個取下面那一支,就是“有”!因為有三界有,因為有這個三界有;乃至有的說二十五有、三界有。這三界有的這個法,他去實際的去觀察:這三界有,會在三界中出生,三界有是因為過去世的取著,而執藏在如來藏當中而有現行!因為『有』在三界中現行,就確定有三界有的種子存在,而這個種子存在,也是因為過去世的無明造作而取著的。所以說,他知道這一個有,最後也是會壞滅的!如果沒有「有」的話,那就是很好的。所以他知道說,這個(有)也是因緣所生法,不是該執取的。

 

接下來他再去觀察什麼?再去觀察生。有生那當然不用講啦,「有」生這個三界的這個出生,一樣的道理,這個出生一樣是(會)壞滅的,一樣是因緣所生法。那既然有生,當然就有老病死苦、憂悲苦惱,這些統統都出來了!這些統統都出來,都不是所可愛樂的,都是不可依靠的!因為是這樣子,他順觀、逆觀在一切法當中:透過十因緣觀,確認了(由)本識如來藏,來成就這一些流轉的現象!而他為了要求解脫,而去順逆觀察,這一個十二支緣起,從還滅門來這樣觀察而斷了我見以後,進而次第能夠斷除了我執!斷除我執以後,能夠證得解脫的這個功德!所以說這就是因緣法在實證的部分,他需要實證的內容──必須以八識論的角度,才能夠現前觀察十因緣觀!

 

要有這個次第:要先確認十因緣觀的現前觀察的實證,確認有本識如來藏!(推斷出)這個本識,能夠「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(那個本識)」,以後接下來,才有現前進入還滅門的實證。如果沒有十因緣觀(推斷出「名色由識生」)的這個實證的話,那你永遠無法能夠進入還滅門,去斷除我見甚至我執!為什麼呢?因為還是(會繼續)以六識論的識陰為真實我!以識陰為真實我,那就是取著識支了,你就落入無明的錯計顛倒當中(即是無明)!那無明不破,你如何會有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呢?因為你帶著無明的作意,(身口意行)一定是無明的造作。所以說因為有無明的造作,就必然有三種的雜染:有煩惱的雜染,有業的雜染,有生的雜染,因為有這三種雜染的流轉而(不斷)生死。所以說,有的人說:「因緣法很單純、很簡單,就是觀察這十二支緣起。」其實不單純,為什麼?因為有的菩薩他連因緣法的緣生法緣起法,都還沒有分別清楚。

 

那什麼是緣生法呢?緣生法,剛剛我們提過了很多次,緣生法就是:“有因有緣集世間,有因有緣世間集;有因有緣滅世間,有因有緣世間滅。”——《長阿含經》卷 12。因為有因有緣,因為因緣聚集而成,眾緣和合而成,而所成之法,那個所成之法就叫作緣生法。因緣所生之法,它既然是緣生,當然(一定會再)透過緣滅而壞滅,它是屬於無常。既然無常就不離苦性,不離苦性,那它最後會回歸於(壞滅而)空寂!回歸空寂,它也沒有一個主宰的自我,所能夠獨立本來自在而存在的(就成為斷滅空)。所以這個是緣生法,所以很多菩薩把緣生法和緣起法當作一樣,實際上緣起法跟緣生法是不一樣。

 

緣起法是什麼?緣起法來說,就是說,在於知道有一個本識:因為透過十因緣觀,而確認有一個「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」的這個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」這個取陰俱識的存在的同時,他知道三界一切的緣生法,都是由這個本識藉眾緣和合而生。尤其主要藉前一支的這個緣因,藉由眾緣的和合而由這個本識而生起;因為由這個本識而生起,故名為緣起。所以緣起法是說,因為本識如來藏(第八識阿賴耶識),因為眾生或諸菩薩修道的過程當中,因為藉緣而生起了一切萬法,而這個叫作緣起法。所以緣生法和緣起法,它當中的內涵,是有很大的差異。因為是這樣有很大的差異,很多人會以為說:緣生法就是緣起法!其實不是這樣。

 

而且緣起法當中,也是甚深極甚深!菩薩道所證得的緣起法和聲聞道所證緣起法有同有異。菩薩道所證的緣起法、緣生法,這些因緣法當中,不僅對聲聞、緣覺所實證的這個因緣法的內涵,還有次第能夠如實的親證之外,他還要實證於法界實相心如何藉緣而生起五陰等萬法。這個就不是二乘人所能夠了知,所能成就的這個智慧,因此不共二乘。這個智慧乃是現觀於法界實相心,如何藉緣而生起:如何藉緣生起了眾生的五陰世間?如何藉緣生起了三界萬法?透過這樣的,因為在內門中,因為證得了法界實相心如來藏以後,然後透過這樣能夠現前觀察到實相界與現象界的和合咦鳎荒軌虼_認實相界與現象界當中,因緣和合而生起萬法,這都由法界實相心,藉眾緣而直接、間接、輾轉的出生這一切的萬法。

 

所以說緣覺菩提的內涵,有共菩薩,也有不共菩薩的。就是說,菩薩所證的緣覺菩提,不只有緣菩提當中的內涵;菩薩所證(緣覺菩提)因緣法,是甚深極甚深,有證得這個因的自性(本識的自性),還有緣的自性,都能夠具足的成就,(證得萬法之因如來藏)如何能夠成就三界萬法。所以說,我們在緣覺菩提的所修、所證、所覺悟的內涵,所修就是因為透過十因緣觀和十二因緣觀,能夠現前的觀察,而確認了這個如來藏藉緣而生起萬法,能夠成就這個萬法。菩薩道也是要修學這個部分,這個部分因為佛是具足圓滿成就一切萬法,具足成就一切種智,具足成就一切功德(所以菩薩也必須修證緣覺菩提)。

 

所以說,菩薩雖然面對這些因緣法,知道它是二乘法,可是也能夠實際的去修證這個因緣法,因為這也是成佛所必須要實證的內涵。而菩薩不僅是這樣,因為還要利益眾生──利益於有緣的眾生。菩薩所度的眾生,不是只有菩薩乘,聲聞、緣覺甚至異生凡夫,各種根性都能夠去攝受。所以說菩薩也要學無量的萬法,而知道它的來龍去脈,而不會像二乘人,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!只知道(有本識能出生名色而流轉生死,不能證得本識;只知道)說如何的解脫三界生死,解脫一切苦惱,解脫於煩惱的繫縛,解脫於業及障難的遮障。(菩薩)不僅是只有達到目的,而且還有一分的悲心、慈心,能夠了知它當中的如實的義理,而且到最後成佛是究竟的了知。究竟了知如實的這個道理以後,能夠未來三大無量數劫的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,能夠利益一切有情,連聲聞種性的菩薩,緣覺種性的菩薩,都能夠去能夠攝受他們。因為能夠如實的了知他所相應的任何一個法,因為是這樣子,所以菩薩雖然講菩薩道,講三乘菩提唯一佛乘的觀點,來訴說整個佛法;羅漢法的過程當中,因緣法它雖然是屬於二乘菩提,可是我們仍然當菩薩的人,仍然要去實證它,而且了知它(的極深內容而)超越于二乘聖人。今天時間到此。

阿彌陀佛!

该帖子在 2010/7/26 5:42:36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10-7-26 5:42:36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2 楼 

[简体文稿]
今天我们继续上周所讲的,缘觉菩提的那个概略的说明,今天我们要讲到缘觉菩提实证的部分。

缘觉菩提实证的部分,我们上次提到说,因为缘觉乘的修法,是透过因缘观的实证:因为听闻佛法, 或者自己思惟,而现观因缘观,而知道有因有缘!因为现证因缘观这个现前观察以后,能够现前观察而进而断我见我执,能够证得解脱于三界生死之苦,这个就是缘 觉观要注意的部分。那我们上次因为透过流转门,还有还灭门的这个说明,而知道说,因为缘觉乘须要(先)透过流转门而去现前观察十因缘法!因为观察这十因缘 (流转)的黑品法(才能真修因缘观)。为什么(十因缘)叫黑品法呢?因为说它是流转于三界生死(的真正原因与现象),故是黑品法!而透过观察十因缘这个黑 品法,而成就了这个十因缘的十因缘观!

透过这样的逆观,而观到最后名色以后,就知道(名色不可能无中生有,一定是有一个识出生了名色,所以)「识缘名色、 名色缘识,齐识而还、不能过彼」,而确认有一个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在那里。只是这个法界实相心如来藏,(缘觉知道)而没有实证,只确认说一定是要有这个(本识),才能够符合法界中所现前观察这个现象界的(生死流转)事实;才能够知道说,原来是因为有这个法界实相心,所以我才有这个流转的这一个事实能够具足的成就。

因为这样子,缘觉乘人就能够了知,有一个本识常住(出生名色而有生死流转);而这个本识,祂是一个不生不灭法,衪不是属于三界法所摄;「既然是这样 子的话,我只要能够断除这个三界流转生死的各个因缘的话,那我就可以解脱于三界生死。 」因为我们知道二乘圣人,他的目标不是在成佛。他的目标,乃是为了要解脱于三界生死,因为他要解脱于三界生死,所以他对于实证法界实相心,到底需要不需要?他知道说:「我不须要实证法界实相心,我(只要把我见、我执等无明 断除以后)就可以解脱于三界生死! 」既然他可以解脱于三界生死,他又因为慈悲心比较薄弱,所以对于跟他有缘的众生,继续沦堕在苦海当中,他不愿意(留下来 继续受生来)救拔,他只求得自己的了脱生死。所以说,他只要达到这一个目的,他就能够满足他的要求,因此说,他知道说:「就算我没有实证这个本识,我现观 了十因缘观(确认名色灭了以后不是断灭空),而没有实证这个本识的时候,可是我却可以透过,再进一步能够断除这在三界流转的这些因缘,我就可以入无余涅槃。 」 

所以说他虽然没有证得本识,而继续的(灭除无明仍)不会有恐怖!那这样子的话,因为是这样现观(十因缘观的顺逆观),而证得了这一个推论所知的(本识常 住)这个结论以后,他再透过十二因缘的这个现观,从流转门再去再作一次确认,来确认三世的流转现象(是因为不知道五阴虚妄而无法 断除无明),而知道说,真的是:这个流转现象真的是大苦,极大苦患!所以说他开始在事实的确认的过程当中,对于这个无明(我们上次讲到流转门,完了以后讲到还灭门),因为逆观十二 因缘,从老病死苦,到生、到有乃至到最后,推到最后第一支的无明这一支,他确认「原来我的流转是这样子!」

那真正流转的原因,是因为对于法界事实和流转的现不了知,(由于无明)而错计误会,把十二因缘的某一支(尤其识阴这一支),错认为常住不变,而执取 为真实有;对于五蕴的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,因为(不知是)有取有漏,而落入五受阴当中;落入五有受阴当中,所以才会继续地,不停地流转生死。就 是因为这个无明不除,所以他的流转现象就不会停止。那透过,因为十二因缘的逆观,知道:「最后我需要断除无明这一支,才能够解决我在三界流转的这个现象, 那好了,我就要从无明下手。可是无明是什么呢?到底无明是什么呢?我们看《阿含经》 佛的圣教,佛的圣教说:无明就是不知。有的经典是讲无明是什么?无明的行相是什么呢? 「就是隐覆真实,显现虚 妄。 」——《分别缘起初胜法门》卷1。

因为对于流转三界生死,对于你所认为真常不变的这个识阴,你把这个识阴当成真常不变,你所认为的真常不变,当作是真实,可是(却)是误计颠倒。因为 这样,就是有无明;因为无明不知而错计颠倒,而产生了对于生、对于死(的真相不明白)而有犹豫!因为有无明不知,有犹豫有错计颠倒,所以你的身口意行的造 作,就不是如理如法!不是如理如法:因为你在四颠倒的作意中,去造作这身口意行!因为这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,而具足了成就未来世识阴的继续保有!因为你 错认识阴为真实我啊!所以希望保有祂!因为希望保有祂,那因为这样而落入后有当中,落入这个杂染当中!有杂染行的当中,你就毕竟会有后有的名色而出生,你 未来世必定沦堕三界生死,会有名色出生!有名色出生了,那当然就有六入的现象而发生!有了六入的现象发生,你必然就会有触境界!因为六入的现象发生,必然 会触境界。那你有触境界以后,你自然会领受于六尘!领受于六尘时因为无明的关系而不知,又爱味于这些无明的错计颠倒当中,而这样子有了爱味!有了爱味当然 就有了取着,有了取着,那必然一世又一世的后有的种子就不停地熏习,回到你的如来藏(本识)当中!所以这个因果,就不停的继续轮转生死。

所以缘觉圣人,他 现前观察(十因缘、十二因缘的)顺观、逆观;观察了这个现象以后,他就知道,要从这个无明的方面来下手,因为要从这个根源,就是在 断除这个无明!因为断除了这个无明,能够让「真实」不会被隐覆住,让 虚妄不会显现出来,然后他所作所行能够完全于,断除三界后有种子的执取落入有漏有为有取的这个境界当中。所以说因为无明,而有这一个无明(一念无明的部 分),然后有三种行:有身行、口行、意行(或者有人说,有福行、非福行或者不动行),有这个行支出来。因为有这个行支的业行的现行,因为有这个行支的业行 出来,那就有对于识阴的认知。

接下来他就要去探究识阴,跟「识支」这一支是什么?识支就是主要是六识身,还有祂的心所法。对于六识身的认知,看与事实吻不吻合?如果错认了六识、 六识心,而误会六识心为真实的话,他就具足了我见(而未断无明)!甚至有的把六识心的心所有法(能见之性乃至能觉能知之性),也误会为真实的法,就落入在 取着当中。那缘觉乘来讲,他在还灭门除了要确认六识的虚妄之外,他还要再去观察什么?观察六入的虚妄!六入是哪六入啊? 「内六入:眼入、耳入、鼻入、舌 入、身入、意入。复有六法,谓外六入:色入、声入、香入、味 入、触入、法入。 」——《长阿含经》卷8。他还要观察这六入的现象发生,都是因缘所生法。这个因缘所生法,都不是真实常恒不变异,都是因缘生、因缘灭的。 有了六入的现前观察,知道这些都是缘生法以后,他再往下一支再去观察。观察六种触:这六种触,同样的道理透过眼触色啊、耳触声啊、鼻触香啊、舌触味啊、身 触这个触,还有意触法;观察这六个触也是三和合,而不是真实而有,不是本来常住的。所以也知道这个六个触也是一样,这个触支一样是缘生法,是生灭无常的。

那透过触的观察,他再继续往下观察,观察受支。观察了以后,就知道受这一支不离三种受: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。或者有的人把它细分,把心受的部分 再加进来,变成说,于苦受乐受再加上忧、喜,(成为)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。再加上忧和喜两个,把苦和乐细分出忧和喜这两个,变成五受。他会发觉:仔细地现 前观察,这三受或者这五受,是不是常恒不变异?他发觉它一样是因缘所生法,一样是缘生法,它一定一样是因缘所生法!既然是因缘所生法,那也因为是这样,也会(由于)因缘而坏灭──透过因缘的丧失而坏灭。所以他也知道,这三受、这五受,也不是真实常恒不变异的:「我执取它,就会成就后有的继续轮转。」

那再往下观察,观察什么?观察爱!观察有三种爱:欲界爱、色界爱,还有无色界爱。对于这三界的爱、的爱取,甚至对五蕴的爱,对十八界的的爱,(是) 因为对于不如实的了知,而有这些爱、有这些取!因为有爱而去品味,而有了爱味!有了爱味。他发觉这个爱也是一样,不是真实常恒不变的,而是因缘所生法,一样是因缘所生法,缘灭就坏掉了。

那有爱以后,再去观察什么?取!观察取,观察四取(爱缘取者,云何为取?谓四取:一者欲取,二者见取,三者戒禁取,四者我语取。是名为取。——《缘 起经》卷1),观察我语取啊,欲取、见取、还有戒禁取,观察这四取!发觉这四取一样也是因缘所生法,所以因为是这样的观察,所以他能够确认:「原来我这个 取也是造作,也是无常的。因为造作无常那必然是苦,那最后会坏灭归于空寂!」所以他也同时的确认了这一个取这一支,也是不真实的,也是无常的,而确认了这个无常性、苦性乃至无我性。

好了,那他接下来再继续怎么观察呢?再去观察,观察这个取下面那一支,就是“有”!因为有三界有,因为有这个三界有;乃至有的说二十五有、三界有。这三界有的这个法,他去实际的去观察:这三界有,会在三界中出生,三界有是因为过去世的取着,而执藏在如来藏当中而有现行!因为『有』在三界中现行,就确定有三界有的种子存在,而这个种子存在,也是因为过去世的无明造作而取着的。所以说,他知道这一个有,最后也是会坏灭的!如果没有「有」的话,那就是很好的。所以他知道说,这个(有)也是因缘所生法,不是该执取的。

接下来他再去观察什么?再去观察生。有生那当然不用讲啦,「有」生这个三界的这个出生,一样的道理,这个出生一样是(会)坏灭的,一样是因缘所生 法。那既然有生,当然就有老病死苦、忧悲苦恼,这些统统都出来了!这些统统都出来,都不是所可爱乐的,都是不可依靠的!因为是这样子,他顺观、逆观在一切法当中:透过十因缘观,确认了(由)本识如来藏,来成就这一些流转的现象!而他为了要求解脱,而去顺逆观察,这一个十二支缘起,从还灭门来这样观察而断了我见以后,进而次第能够断除了我执!断除我执以后,能够证得解脱的这个功德!所以说这就是因缘法在实证的部分,他需要实证的内容──必须以八识论的角度,才能够现前观察十因缘观!

要有这个次第:要先确认十因缘观的现前观察的实证,确认有本识如来藏!(推断出)这个本识,能够「齐识而还,不能过彼(那个本识)」,以后接下来,才有现前进入还灭门的实证。如果没有十因缘观(推断出「名色由识生」)的这个实证的话,那你永远无法能够进入还灭门,去断除我见甚至我执!为什么呢?因为还是(会继续)以六识论的识阴为真实我!以识阴为真实我,那就是取着识支了, 你就落入无明的错计颠倒当中(即是无明)!那无明不破,你如何会有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呢?因为你带着无明的作意,(身口意行)一定是无明的造作。所以说因 为有无明的造作,就必然有三种的杂染:有烦恼的杂染,有业的杂染,有生的杂染,因为有这三种杂染的流转而(不断)生死。所以说,有的人说:「因缘法很单 纯、很简单,就是观察这十二支缘起。 」其实不单纯,为什么?因为有的菩萨他连因缘法的缘生法缘起法,都还没有分别清楚。

那什么是缘生法呢?缘生法,刚刚我们提过了很多次,缘生法就是:“有因有缘集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集;有因有缘灭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灭。”——《长阿 含经》卷 12。因为有因有缘,因为因缘聚集而成,众缘和合而成,而所成之法,那个所成之法就叫作缘生法。因缘所生之法,它既然是缘生,当然(一定会再)透过缘灭而 坏灭,它是属于无常。既然无常就不离苦性,不离苦性,那它最后会回归于(坏灭而)空寂!回归空寂,它也没有一个主宰的自我,所能够独立本来自在而存在的 (就成为断灭空)。所以这个是缘生法,所以很多菩萨把缘生法和缘起法当作一样,实际上缘起法跟缘生法是不一样。

缘起法是什么?缘起法来说,就是说,在于知道有一个本识:因为透过十因缘观,而确认有一个「齐识而还,不能过彼」的这个「识缘名色、名色缘识」这个 取阴俱识的存在的同时,他知道三界一切的缘生法,都是由这个本识借众缘和合而生。尤其主要借前一支的这个缘因,藉由众缘的和合而由这个本识而生起;因为由这个本识而生起,故名为缘起。所以缘起法是说,因为本识如来藏(第八识阿赖耶识),因为众生或诸菩萨修道的过程当中,因为借缘而生起了一切万法,而这个叫作缘起法。所以缘生法和缘起法,它当中的内涵,是有很大的差异。因为是这样有很大的差异,很多人会以为说:缘生法就是缘起法!其实不是这样。

而且缘起法当中,也是什深极甚深!菩萨道所证得的缘起法和声闻道所证缘起法有同有异。菩萨道 所证的缘起法、缘生法,这些因缘法当中,不仅对声闻、缘觉所实证的这个因缘法的内涵,还有次第能够如实的亲证之外,他还要实证于法界实相心如何借缘而生起 五阴等万法。这个就不是二乘人所能够了知,所能成就的这个智慧,因此不共二乘。这个智慧乃是现观于法界实相心,如何借缘而生起:如何借缘生起了众生的五阴 世间?如何借缘生起了三界万法?透过这样的,因为在内门中,因为证得了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以后,然后透过这样能够现前观察到实相界与现象界的和合运作;能够确认实相界与现象界当中,因缘和合而生起万法,这都由法界实相心,借众缘而直接、间接、辗转的出生这一切的万法。所以说缘觉菩提的内涵,有共菩萨,也有不共菩萨的。就是说,菩萨所证的缘觉菩提,不只有缘菩提当中的内涵;菩萨所证(缘觉菩提)因缘法,是什深极甚深,有证得这个因的自性(本识的自性),还有缘的自性,都能够具足的成就,(证得万法之因如来藏)如何能够成就三界万法。所以说,我们在缘觉菩提的所修、所证、所觉悟的内涵,所修就是因为透过十因缘观和十二因缘观,能够现前的观察,而确认了这个如来藏借缘而生起万法,能够成就这个万法。菩萨道也是要修学这个部分,这个部分因为 佛是具足圆满成就一切万法,具足成就一切种智,具足成就一切功德(所以菩萨也必须修证缘觉菩提)。

所以说,菩萨虽然面对这些因缘法,知道它是二乘法,可是也能够实际的去修证这个因缘法,因为这也是成佛所必需要实证的内涵。而菩萨不仅是这样,因为还要利益众生,利益有缘的众生,菩萨所度的众生,不是只有菩萨乘,声闻、缘觉甚至异生凡夫,各种根性都能够去摄受,所以说菩萨也要学无量的万法,而知道它的来龙去脉,而不会像二乘人,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只知道说如何的解脱于三界生死、解脱于苦恼、解脱于烦恼的系缚、解脱于业及障难的遮障,不仅是只有达到目的,而且还有一分的悲心、慈心,能够了知它当中的如实的义理,而且到最后成佛,是究竟的了知。究竟了知这个如实的道理以后,能够未来在三大无量数劫的成佛之道的过程当中,能够利益一切有情,连声闻种性的菩萨、缘觉种性的菩萨都能够去摄受他,因为能够如实的了知他所相应的任何一分法。因为是这样子,所以菩萨在我们虽然讲菩萨道,讲三乘菩提唯一佛乘的观点,来诉说整个佛法而不是罗汉法的过程当中,因缘法它虽然是属于二乘菩提,可是我们当菩萨的人仍然要去实证它,而且了知它超越于二乘圣人。今天时间到此,阿弥陀佛!
http://www.enlighten.org.tw/dharma/2/18

该帖子在 2013/11/25 8:34:46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13-11-25 08:34:46 
本帖子共有 1 页, 1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1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