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学习正法心得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288 位读者 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22.缘觉法中的无明

22.缘觉法中的"无明"(视频)--正源菩萨
http://www.wujindeng.net/ShowPost.asp?ThreadID=4248

在上一個單元當中,我們為大家說明了緣覺菩提的斷我見、斷我執,並且舉了《雜阿含經》卷十二第二百八十七經,佛陀自己說明祂在因地修學緣覺菩提,是先以十因緣觀來逆順的觀行推知,並且確認了名色是由這個本識入胎識入胎所出生!而萬法就只到這個本識為止,不能夠再往前推知有任何一法的存在,這樣子去建立了八識觀念。確認了這個觀念之後,又順觀流轉門,而退回到老病死憂悲惱苦的這個現象界來,然後就轉到十二因緣觀當中,再度的去逆推:名色為什麼會不斷的從入胎識當中出生?它的原因是什麼?就是因為無明!因為無明所以六識的心行不斷,不斷的熏習執著,然後會讓未來世的名色,再從入胎識當中出生!這樣子推知之後,然後再順觀回來,檢查沒有錯誤了以後,這樣確定無誤了,就能夠棄捨對自我的執著,捨壽以後,這個入胎識不再出生名色,然後就能夠斷除生死的輪迴。

 

 

既然從十二因緣觀的修學,是推知因為無明,所以名色會不斷的從入胎識當中出生,那麼緣覺菩提當中的無明是什麼呢?緣覺菩提中說的無明,就是沒有這個能力去推知,或者不信名色這個五陰是從入胎識所出生的;並且不能夠接受名色都是虛妄的,也不能推知或者不信入胎識祂前面沒有任何一法可以再出生祂。這樣的說明,其實我們從《雜阿含經》卷12第287經佛陀的聖教開示當中,就能夠得到了印證。在這部經裏面,佛陀說:「識有故名色有,識緣故名色有。」——《雜阿含經》卷12第287經。佛陀又說:「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。」——《雜阿含經》卷12第 287經。那麼這兩句聖教,剛好就是說明了十二因緣觀裏面所說的那個無明。

 

以前面的「識有故名色有,識緣故名色有」來講,不能夠知道名色五陰是入胎識和合眾緣所出生,是虛妄的;那麼他就會去認定意識覺知心為常住法,而不能夠去觀察到意識覺知心,其實是生滅性、是緣生性、是無常性、是苦性的法。這個生滅的意識覺知心(的生滅性),其實我們從實際的生活上,就能夠體會得到;因為意識覺知心在我們每天晚上睡著了、不作夢了,也就是眠熟了,祂就斷滅了。另外譬如說車禍昏迷了,手術麻醉了,祂就斷滅了,祂是具足無常生滅的法。那這樣子無常生滅的意識覺知心,為什麼可以在每天晚上熟睡斷滅之後,又會在第二天重複不斷的這樣出生呢?(就是夜夜斷滅又朝朝出生)。從這樣的事實,我們可以知道,其實必定是另外有一個常住的心,才能夠讓夜夜斷滅的意識覺知心,可以每天早上又能夠再復起,並且能夠跟前一天的意識加以聯結而不斷絕。這個是我們從“識有故名色有,識緣故名色有”這一句聖教就可以推知的一個道理。

 

那麼至於從後面的這句“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”的這個聖教,我們也可以去了知到:如果還有一法,它是能夠出生本識入胎識這個如來藏;也就是說一切的法,都一定是由它法所出生,那麼在道理上,也必定會產生了出生入胎識的這個法,必定也一定是另外有一個法來出生祂,那麼這樣子因緣法就會流轉不停(不能究竟本末)。因為任何一法,總是由另一個法所出生的,這樣子延續不止流轉不停,那就永無止盡啊!這還滅門的修行就不可能成就。因為永無止盡的往前推嘛!所以從這個「齊識而還、不能過彼」的這句聖教,就很清楚的知道名色由入胎識出生,而過了這個入胎識就別無一法(存在);入胎識祂不是另外一個法來出生的,祂是本來而常在的。所以從上面的說明,我們可以這樣子簡單的作一個結論就是:緣覺菩提還滅門的十二因緣觀,當中所說的無明,其實就是不信或者是否定了第八識入胎常住嘛!也就是不能夠接受八識論,而堅定的去執著有情眾生就是只有名色,就是只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,這樣子去執取這六識論,這個就是緣覺菩提當中所說的無明。

 

那這樣子解說也可以說明:修學還滅門十二因緣觀,必須要以十因緣觀來推知,並且確認而且接受八識論作為修學的前提。如果沒有這樣子推知作為修學的前提,也就是說,如果不透過十因緣觀,去推知到名色是由入胎識這個本識所出生,如果不能夠這樣子推知、去認知,就不可能修學十二因緣還滅門可以成就。必須要透過十因緣觀,這樣子去推知名色是由入胎識所出生,過了本識就別無一法,這樣確認之後,才可以滅除(因緣法中的)我見我執的無明。因為已經知道名色這個五陰,是生滅法、是虛妄法!因為已經確信並且接受滅了五陰、滅了名色之後,不是斷滅!因為還有第八識,還有入胎識恒常存在。這樣子確信之後,就可以次第的斷除執著意識覺知心常恒不壞的我見,並且能夠斷除執著常恒覺知心不壞這個見解而不肯棄捨的我執,那就能夠修學十二因緣,就能夠成就。因為在了知入胎識常住的前提之下,就不再去執著這個識陰六識,不再執著識陰所能夠咝械囊磺械木辰纾@樣才能夠使意識、意根,能夠樂於滅盡自己。然後入胎識不再流注我見我執的種子,不再流注造業的種子,不再流注異熟的種子。那麼這些種子不再現行了,中陰身就不會再出生;所以死後就滅盡了五陰、滅盡了十八界的法,不再入胎、不再於三界中受生。從此以後,就永遠沒有來世的五陰再從入胎識當中漸次的出生,那生死的流轉就永遠滅除了。

 

所以從上面的佛陀的聖教,了知到緣覺菩提的無明(緣覺菩提還滅門十二因緣中的“無明”),就是不信或否定第八識入胎識常住的“八識論”,而堅執“六識論”,就是不能夠接受八識論而堅執六識論。堅執六識論的結果,就落入了六識的自性見中,其實就是落在我見中。那麼我見不斷,我執當然就不能斷;我見我執不斷的人,怎麼能夠證得解脫、能夠脫離三界的輪迴生死呢?

 

了知這點之後,我們要進一步來說明(因緣法中的另一個無明)。要得解脫、不再三界輪迴生死,要斷我見斷我執;但是要斷我執,卻必須要先斷我見。前面說明了不管是緣覺菩提或者是聲聞菩提,它修學的方向以及目標,都是經由斷我見、斷除我執,以這樣的斷我見、斷我執,進一步的證得解脫,脫離三界的生死輪迴。前面的說明也告訴我們,這樣子的斷我見、斷我執,它的前提除了要確認(入胎識的存在),並且接受八識論之外,當然也還要能夠現觀,而且能夠確認這個蘊處界的無常還有無我。有了接受八識論,知道入胎識能夠出生名色;名色斷滅了之後還有入胎識存在,不是斷滅空。那麼也要能夠現觀並且確認,這個五陰名色蘊處界的法,都是無常、無我。這樣子的了知這個前提,但是要斷我見、斷我執,還是要先以斷我見為前提,才有辦法斷我執。因為:我執不能斷,就是由於我見不能斷!

 

因為錯誤的去認定面對境界當中,這個覺知心不起語言妄想的分別,不去執著一切的法,那麼認為這樣就是證得無我(而落入我見中)。但是要知道面對這個境界當中,清楚的了知所面對的境界,只是心中沒有語文妄想的分別與執著,其實還是離不開意識覺知心。因為我們從另一部經《雜阿含經》卷九佛陀的聖教,祂說:“諸所有意識,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。”——《雜阿含經》卷9。從佛陀的這一句聖教可以知道,意思就是說凡是意識心,不管是細意識或者是極細意識,都是意根與法塵為緣所出生的,其實還是五陰當中的識陰的生滅法。如果認定這樣的意識覺知心是常恒不壞的,其實還是落到識陰的六識的我見當中。所以說,以為面對境界當中不起語言妄想的那個了知就是無我的心,其實這個是錯誤的無我。在佛教三乘菩提當中的無我,並不是這樣的無我。那麼,如果這樣的無我,認取為真實,那就是我見不斷!我見不斷而想要斷我執的話,根本就不可能。

 

所以說,正確如法的修學解脫道的話,應該要先確認並且接受八識論,要接受名色由入胎識所出生!並且過了這個入胎識,就別無一法,這樣子接受八識論,然後除了觀察物質色身的我,是生滅變異無常之外,還要再現前的去觀察,覺知心的我也是虛妄無常!要去現前的觀察恒審思量的我,觀察這個在夢中思量作主的我,觀察睡著無夢的時候還在思量作主的那個意根的我,祂都是虛妄的。這樣子斷了我見之後,才能夠證得初果解脫斷三縛結,然後更進一步,經過長時間歷緣對境,在境界當中以正確的思惟惟觀察,然後去斷除對於自己的執著,不樂於這個自己繼續存在,真實的斷除希望自己繼續存在的這個執著之後,這樣才能夠證得解脫果的極果,也就是才能夠證得慧解脫(也才能證得緣覺果)。

 

那麼說到這裏,我們不妨舉一部經來加以瞭解,大家就更能夠清楚了。在《增壹阿含經》卷十四,有一句聖教。祂說:“云何苦習諦?所謂受、愛之分,習之不倦,意常貪著,是謂苦習諦。”——《增壹阿含經》卷14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在種種境界當中,產生了苦、樂、不苦不樂受,或產生了苦樂憂喜捨受,眾生就是在這三受、五受的韻味中起了貪愛,而執著不捨。這樣子執著不捨,就會不斷的熏習而不厭倦!不斷的熏習不厭倦,其實就是因為思量作主的意根,因為祂的遍計執性,所以對於諸受的韻味起了貪愛執著所致,這就是諸苦之所以不斷聚集的原因!就是說,所謂的苦習諦,也就是苦集諦。

 

從這個經文我們就可以知道,如果意識意根對於諸境界上面的那個受,不起貪愛執著;貪愛執著所生的種種苦,就能夠滅除。那麼,這個意根意識不貪愛、不執著,不是只有從斷除對外境色聲香味觸的執著,不是只有斷除財色名食睡這個我所的貪愛而已!還要進一步去斷除對於自我的貪愛、自我的執著。也就是說,要斷除我見跟我執,然後對於外境的貪愛,無非不是因為我見我執而來。所以說要斷除對自己的執著,讓我見我執的這個意根意識不再貪著;生死的流轉斷了,不再數數於三界當中的輪轉,這樣才能夠讓諸苦能夠滅除。我們舉一些例子來加以說明,好比有抽煙習慣的人,抽煙的人就是在抽煙當中,對覺受的韻味起了貪愛、起了執著;這個貪愛執著,就會讓他不斷的熏習而不厭倦,也就是說會不斷的去抽煙;然後會不斷的這樣子熏習,去執著那個韻味。所以說抽煙的人知道抽煙對身體健康不好,但是要戒煙卻很不容易,道理就在這裏。另外像吸毒的情形也是一樣,吸毒的人當然他們也知道吸毒不好,可是因為毒品的麻醉性,毒品的產生幻覺性,讓這個吸毒的人在吸毒的覺受當中,起了貪愛執著,就沒有辦法斷除。

 

那還有像(藏傳佛教)男女的交合淫欲也是一樣,(藏傳佛教)男女交合淫欲的覺受讓人起了貪愛,起了執著,不能斷捨。在《圓覺經》裏面有這樣的經文,佛說:“一切眾生從無始際,由有種種恩愛、貪欲故有輪迴。若諸世界一切種性,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,當知輪迴愛為根本。由有諸欲,助發愛性,是故能令生死相續。”——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卷1。所以(藏傳佛教)執著男女交合淫欲中的觸受,也就是身覺境界不能棄捨的話,其實就是眾生輪迴的根本。之所以這樣子,其實就是因為有無明:不能夠了知六塵的觸受都是(無常而)不真實的,不能夠了知六識的覺知心也是虛妄無常,就會以覺受(藏傳佛教)男女交合淫欲當中的(六識)靈知心,也就是沒有語言文字妄想的這個覺知心作為常住的心;(藏傳佛教)甚至建立以男女淫欲交合,作為修行的唯一最高法門。如果是這樣子的話,其實是不斷的去積集貪欲的苦,不斷除生死輪迴的苦;甚至於會淫人妻女、會六親亂倫,種下了未來(死後)下到地獄的苦果。

该帖子在 2013/11/27 21:12:55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10-7-26 5:49:33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2 楼 

 [简体文稿]

在上一个单元当中,我们为大家说明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、断我执,并且举了《杂阿含经》卷十二第二百八十七经,佛陀自己说明祂在因地修学缘觉菩提,是先以十因缘观来逆顺的观行推知,并且确认了名色是由这个本识入胎识入胎所出生!而万法就只到这个本识为止,不能够再往前推知有任何一法的存在,这样子去建立了八识观 念。确认了这个观念之后,又顺观流转门,而退回到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这个现象界来,然后就转到十二因缘观当中,再度的去逆推:名色为什么会不断的从入胎识当 中出生?它的原因是什么?就是因为无明!因为无明所以六识的心行不断,不断的熏习执着,然后会让未来世的名色,再从入胎识当中出生!这样子推知之后,然后 再顺观回来,检查没有错误了以后,这样确定无误了,就能够弃舍对自我的执着,舍寿以后,这个入胎识不再出生名色,然后就能够断除生死的轮回。

既然从十二因缘观的修学,是推知因为无明,所以名色会不断的从入胎识当中出生,那么缘觉菩提当中的无明是什么呢?缘觉菩提中 说的无明,就是没有这个能力去推知,或者不信名色这个五阴是从入胎识所出生的;并且不能够接受名色都是虚妄的,也不能推知或者不信入胎识祂前面没有任何一 法可以再出生祂。这样的说明,其实我们从《杂阿含经》卷12第287经 佛陀的圣教开示当中,就能够得到了印证。在这部经里面,佛陀说:「识有故名色有,识缘故名色有。」——《杂阿含经》卷12第287经。佛陀又说:「齐识而 还,不能过彼。 」——《杂阿含经》卷12第 287经。那么这两句圣教,刚好就是说明了十二因缘观里面所说的那个无明。

以前面的「识有故名色有,识缘故名色有」来讲,不能够知道名色五阴是入胎识和合众缘所出生,是虚妄的;那么他就会去认定意识觉知心为常住法,而不能 够去观察到意识觉知心,其实是生灭性、是缘生性、是无常性、是苦性的法。这个生灭的意识觉知心(的生灭性),其实我们从实际的生活上,就能够体会得到;因 为意识觉知心在我们每天晚上睡着了、不作梦了,也就是眠熟了,祂就断灭了。另外譬如说车祸昏迷了,手术麻醉了,祂就断灭了,祂是具足无常生灭的法。那这样 子无常生灭的意识觉知心,为什么可以在每天晚上熟睡断灭之后,又会在第二天重复不断的这样出生呢? (就是夜夜断灭又朝朝出生)。从这样的事实,我们可以知 道,其实必定是另外有一个常住的心,才能够让夜夜断灭的意识觉知心,可以每天早上又能够再复起,并且能够跟前一天的意识加以联结而不断绝。这个是我们从 “识有故名色有,识缘故名色有”这一句圣教就可以推知的一个道理。

那么至于从后面的这句“齐识而还,不能过彼”的这个圣教,我们也可以去了知到:如果还有一法,它是能够出生本识入胎识这个如来藏; 也就是说一切的法,都一定是由它法所出生,那么在道理上,也必定会产生了出生入胎识的这个法,必定也一定是另外有一个法来出生祂,那么这样子因缘法就会流 转不停(不能究竟本末)。因为任何一法,总是由另一个法所出生的,这样子延续不止流转不停,那就永无止尽啊!这还灭门的修行就不可能成就。因为永无止尽的 往前推嘛!所以从这个「齐识而还、不能过彼」的这句圣教,就很清楚的知道名色由入胎识出生,而过了这个入胎识就别无一法(存在);入胎识祂不是另外一个法 来出生的,祂是本来而常在的。所以从上面的说明,我们可以这样子简单的作一个结论就是:缘觉菩提还灭门的十二因缘观,当中所说的无明,其实就是不信或者是否定了第八识入胎常住嘛!也就是不能够接受八识论,而坚定的去执着有情众生就是只有名色,就是只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,这样子去执取这六识论,这个就是缘觉菩提当中所说的无明。

那这样子解说也可以说明:修学还灭门十二因缘观,必须要以十因缘观来推知,并且确认而且接受八识论 作为修学的前提。如果没有这样子推知作为修学的前提,也就是说,如果不透过十因缘观,去推知到名色是由入胎识这个本识所出生,如果不能够这样子推知、去认 知,就不可能修学十二因缘还灭门可以成就。必须要透过十因缘观,这样子去推知名色是由入胎识所出生,过了本识就别无一法,这样确认之后,才可以灭除(因缘 法中的)我见我执的无明。因为已经知道名色这个五阴,是生灭法、是虚妄法!因为已经确信并且接受灭了五阴、灭了名色之后,不是断灭!因为还有第八识, 还有入胎识恒常存在。这样子确信之后,就可以次第的断除执着意识觉知心常恒不坏的我见,并且能够断除执着常恒觉知心不坏这个见解而不肯弃舍的我执,那就能 够修学十二因缘,就能够成就。因为在了知入胎识常住的前提之下,就不再去执着这个识阴六识,不再执着识阴所能够运行的一切的境界,这样才能够使意识、意 根,能够乐于灭尽自己。然后入胎识不再流注我见我执的种子,不再流注造业的种子,不再流注异熟的种子。那么这些种子不再现行了,中阴身就不会再出生;所以 死后就灭尽了五阴、灭尽了十八界的法,不再入胎、不再于三界中受生。从此以后,就永远没有来世的五阴再从入胎识当中渐次的出生,那生死的流转就永远灭除 了。

所以从上面的 佛陀的圣教,了知到缘觉菩提的无明(缘觉菩提还灭门十二因缘中的“无明”),就是不信或否定第八识入胎识常住的“八识论”,而坚执“六识论”,就是不能够接受八识论而坚执六识论。坚执六识论的结果,就落入了六识的自性见中,其实就是落在我见中。那么我见不断,我执当然就不能断;我见我执不断的人,怎么能够证得解脱、能够脱离三界的轮回生死呢?

了知这点之后,我们要进一步来说明(因缘法中的另一个无明)。要得解脱、不再三界轮回生死,要断我见断我执;但是要断我执,却必须要先断我见。前面说明了不管是缘觉菩提或者是声闻菩提,它修学的方向以及目标,都是经由断我见、断除我执,以这样的断我见、断我执,进一步的证得解脱,脱离三界的生死轮回。前面的说明也告诉我们,这样子的断我见、断我执,它的前提除了要确认(入胎识的存在),并且接受八识论之外,当然也还要能够现观,而且能够确认这个蕴处界的无常还有无我。有了接受八识论, 知道入胎识能够出生名色;名色断灭了之后还有入胎识存在,不是断灭空。那么也要能够现观并且确认,这个五阴名色蕴处界的法,都是无常、无我。这样子的了知 这个前提,但是要断我见、断我执,还是要先以断我见为前提,才有办法断我执。因为:我执不能断,就是由于我见不能断!

因为错误的去认定面对境界当中,这个觉知心不起语言妄想的分别,不去执着一切的法,那么认为这样就是证得无我(而落入我见中)。但是要知道面对这个 境界当中,清楚的了知所面对的境界,只是心中没有语文妄想的分别与执着,其实还是离不开意识觉知心。因为我们从另一部经《杂阿含经》卷九 佛陀的圣教,祂说:“诸所有意识,彼一切皆意法因 缘生故。”——《杂阿含经》卷9。从 佛陀的这一句圣教可以知道,意思就是说凡是意识心,不管是细意识或者是极细意识,都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所出生的,其实还是五阴当中的识阴的生灭法。如果认定 这样的意识觉知心是常恒不坏的,其实还是落到识阴的六识的我见当中。所以说,以为面对境界当中不起语言妄想的那个了知就是无我的心,其实这个是错误的无 我。在佛教三乘菩提当中的无我,并不是这样的无我。那么,如果这样的无我,认取为真实,那就是我见不断!我见不断而想要断我执的话,根本就不可能。

所以说,正确如法的修学解脱道的话,应该要先确认并且接受八识论,要接受名色由入胎识所出生!并且过了这个入胎识,就别无一法,这样子接受八识论, 然后除了观察物质色身的我,是生灭变异无常之外,还要再现前的去观察,觉知心的我也是虚妄无常!要去现前的观察恒审思量的我,观察这个在梦中思量作主的 我,观察睡着无梦的时候还在思量作主的那个意根的我,祂都是虚妄的。这样子断了我见之后,才能够证得初果解脱断三缚结,然后更进一步,经过长时间历缘对 境,在境界当中以正确的思惟惟观察,然后去断除对于自己的执着,不乐于这个自己继续存在,真实的断除希望自己继续存在的这个执着之后,这样才能够证得解脱 果的极果,也就是才能够证得慧解脱(也才能证得缘觉果)。

那么说到这里,我们不妨举一部经来加以了解,大家就更能够清楚了。在《增壹阿含经》卷十四,有一句圣教。祂说:“云何苦习谛?所谓受、 爱之分,习之不倦,意常贪着,是谓苦习谛。”——《增壹阿含经》卷14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在种种境界当中,产生了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受,或产生了苦乐忧喜舍 受,众生就是在这三受、五受的韵味中起了贪爱,而执着不舍。这样子执着不舍,就会不断的熏习而不厌倦!不断的熏习不厌倦,其实就是因为思量作主的意根,因 为祂的遍计执性,所以对于诸受的韵味起了贪爱执着所致,这就是诸苦之所以不断聚集的原因!就是说,所谓的苦习谛,也就是苦集谛。

从这个经文我们就可以知道,如果意识意根对于诸境界上面的那个受,不起贪爱执着;贪爱执着所生的种种苦,就能够灭除。那么,这个意根意识不贪爱、不 执着,不是只有从断除对外境色声香味触的执着,不是只有断除财色名食睡这个我所的贪爱而已!还要进一步去断除对于自我的贪爱、自我的执着。也就是说,要断 除我见跟我执,然后对于外境的贪爱,无非不是因为我见我执而来。所以说要断除对自己的执着,让我见我执的这个意根意识不再贪着;生死的流转断了,不再数数 于三界当中的轮转,这样才能够让诸苦能够灭除。我们举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,好比有抽烟习惯的人,抽烟的人就是在抽烟当中,对觉受的韵味起了贪爱、起了执 着;这个贪爱执着,就会让他不断的熏习而不厌倦,也就是说会不断的去抽烟;然后会不断的这样子熏习,去执着那个韵味。所以说抽烟的人知道抽烟对身体健康不 好,但是要戒烟却很不容易,道理就在这里。另外像吸毒的情形也是一样,吸毒的人当然他们也知道吸毒不好,可是因为毒品的麻醉性,毒品的产生幻觉性,让这个 吸毒的人在吸毒的觉受当中,起了贪爱执着,就没有办法断除。

那还有像(藏传佛教)男女的交合淫欲也是一样,(藏传佛教) 男女交合淫欲的觉受让人起了贪爱,起了执着,不能断舍。在《圆觉经》里面有这样的经文,佛说:“一切众生从无始际,由有种种恩爱、贪欲故有轮回。若诸世界 一切种性,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,当知轮回爱为根本。由有诸欲,助发爱性,是故能令生死相续。”——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卷 1。所以(藏传佛教)执着男女交合淫欲中的触受,也就是身觉境界不能弃舍的话,其实就是众生轮回的根本。之所以这样子,其实就是因为有无明:不能够了知六尘的触受都是(无常而)不真实的,不能够了知六识的觉知心也是虚妄无常,就会以觉受(藏传佛教)男女交合淫欲当中的(六识)灵知心,也就是没有语言文字妄想的这个觉知心作为常住的心;(藏传佛教)甚至建立以男女淫欲交合,作为修行的唯一最高法门。如果是这样子的话,其实是不断的去积集贪欲的苦,不断除生死轮回的苦;甚至于会淫人妻女、会六亲乱伦,种下了未来(死后)下到地狱的苦果。

该帖子在 2013/11/27 21:15:42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13-11-27 21:15:42 
本帖子共有 1 页, 1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1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