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学习正法心得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301 位读者 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24.菩萨52阶的修证(视频)

24.菩萨52阶的修证(视频)--正圆菩萨
http://www.wujindeng.net/ShowPost.asp?ThreadID=4260

在上一集,我們為大家介紹過:這個真實心如來藏祂的各位體性,以及祂種種不同的名稱之後,今天我們要繼續為大家介紹佛菩提道的修行!我們常聽到有的人說,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,意思是說進入佛法的大海,有非常多的方便善巧法門,然而在這麼多的方便善巧法門裏面,是不是有一種法門,既迅速又確實的可以幫我們打開成佛之道的大門呢?有!真的有這種法門喔!那個法門叫作大乘見道。大乘見道就是禪宗的開悟明心,開悟明心是大乘佛法的入道之門,也是佛菩提修證的根本。唯有明心開悟了,在找到第八識如來藏(以後),才能夠次第的進修佛菩提道!否則永遠都只能在外門修學六度萬行,永遠也進不了佛法的大門。

 

達摩祖師曾經說:“諸佛無上妙道,曠劫精勤,難行能行,非忍而忍,豈以小德小智,輕心慢心,欲冀真乘,徒勞勤苦。”——達摩祖師。也就是說,開悟明心,這是諸佛的無上妙道,怎麼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,就想要來求取大乘見道呢?而是應該要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,而且要歷經無量無數劫的「曠劫精勤」,才能夠來證得這個諸佛無上妙道的實相心如來藏啊!但是在開悟明心之前,就必須要具備有一些條件,才能夠使我們破參的因緣早日成熟!為了幫助大家,我們就把這些條件,分成七點為各位作說明:

 

第一要聞法閱經,建立知見。在聞法閱經之前,就應該要先親近善知識。那麼什麼叫作善知識呢?善知識就包括過去現在諸佛,以及諸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,還有就是大乘菩薩僧!那什麼是叫作大乘菩薩僧呢?其實只有開悟明心的菩薩,才可以稱為大乘菩薩僧!在親近善知識之後,我們應該要請閱善知識所寫的有關基礎佛法的書籍,來瞭解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見,譬如說五蘊、十八界、四聖諦、八正道,或者說十因緣、十二因緣等等,基礎佛法的知見,我們都應該閱讀聽聞,並且要觀行、要思惟,這樣子才能夠消化那些知見,建立起正確的見解出來。如果親近善知識,因為善知識的層次種類差別也很多,譬如有說定的、有說禪的、有說念佛法門、有說法相唯識等等,種類很多,非常多。但是我們只能選擇關於明心見性,有相關的,可以幫助我們的善知識的開示,來作揀擇性的一個聽取。

 

第二就是要培植福德,廣結善緣。一般來講,不管是修學禪定也好,解脫道也好,或佛菩提道也好,福德的具足很重要!如果福德不具足,常常就是會遮障連連,沒辦法順利的修行。福德的培植,就是應該要歸命三寶,供養三寶,孝順父母,奉侍師長!也要能夠慈心不殺,就是不再造殺業,去跟眾生結惡緣,乃至要行十種善業,就是用我們的身口意,去造作利樂有情的事與業!接著就是要行三種佈施,所謂三種佈施就包括了財施、法施和無畏施,並且我們應該把我們所修集的這些福德資糧,迴向給我們能夠親證法界的實相!基本上修福(是在修集見道所需的資糧),它只是修道的一個基礎而已,並不是說在修福時就是在修學佛法!但是假使我們福德修證已經圓滿了,就應該暫時把修福的事情放下來專心參禪。

 

第三就是要受持三皈。三皈依之後,我們應該要繼續受五戒,或者繼續受菩薩戒,並且要以至招脑诜鹎鞍l四弘誓願!而願意自己明心見性,也願意幫助有緣的眾生可以明心見性。那麼所謂的四弘誓願就是:眾生無邊誓願度!煩惱無盡誓願斷!法門無量誓願學!佛道無上誓願成!

 

第四個要注意的部分,就是要減除世間的五欲的貪著。所謂世間的五欲,是指世間的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!因為這五欲都是屬於世間的有,而且大部分都是欲界的有!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捨棄,都常常被這五欲的韻味所著迷,那麼就背離了求明心見性,以及要求取解脫的心願和方向。譬如說你在參禪時,就想到哪裡有好吃的,哪裡有好玩的、好看的,這樣子心就很容易散亂,根本沒辦法修行,所以我們應該要減除世間五欲的貪著。

 

第五就是要懺悔業障,深信因果。一般來說,大眾在修集福德的時候,都沒有問題。譬如去朝山拜懺、救濟貧苦、造橋鋪路等等,常常都是法喜充滿。但是如果一轉入要參禪(求見道),或者要修解脫道的時候,遮障馬上就會現前!因此在參禪過程當中,冤親債主常常會來遮障我們,所以我們要在佛前要懺悔無量世來所造的惡業,並且要把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,邀請他們一起來在未來的無量世裏,成為同修道友,一起互相的扶持,走向解脫乃至成佛。另外就是要深信因果,因為只有深信因果,才能認真的修行!假使今生即使沒有成就,也不至於白費力氣,為什麼?因為知道有一個如來藏,會把我們這一世所造的善業、淨業,還有我們所熏習的無漏法種,全部都收藏好好的,等下一世有緣的時候,開悟就很簡單!所以說深信因果是學佛的根本。

 

第六就是要消除慢心。那慢都是因為分別而起,慢的種類非常的多,要完全的除盡也非常困難,一直要到等覺位才可以究竟除盡。但是我們簡單的把它分成兩類:第一種就是高慢,第二種叫作卑慢。高慢的意思就是說,其實你只比別人好一點,或者是差不多,但是內心總覺得自己高人很多,對於別人講的話,從來不肯願意仔細的去聽;對善知識的教導,當然就不容易信受。卑慢的意思就是自卑感作祟,如果你跟他講說:「有一個明心見性的法,你要不要來聽看?」他就講說:“唉呀!我算老幾啊!我根性這麼差,我福德也不夠,性礙又這麼重,怎麼可能去學這個明心見性的法呢?那是大菩薩才能作的事啊!”他就因為自卑而產生(這種)慢心,那這個慢心就是一種自我的束縛;都是因為對我的執著,這種習氣還沒有消除,所以就有慢的產生。我們如果能夠不慢的話,就是最好的護身符,可以守護我們的身心!如果能夠心常低下謙恭,對一切人恭恭敬敬的,那麼這樣就可以消除慢心,也比較容易得到善知識的攝受和教導。

 

第七就是要發大願心。明心開悟,它是菩薩大法;我們說菩薩從大悲中生,如果我們心態都是自私自利、自了漢,那我們就不是菩薩,我們只是凡夫眾生。凡夫眾生就和這個大乘法(的開悟見道)不能相應,因此要常常在佛前,發起救護眾生的這種菩薩大願:希望眾生(將來)也能夠跟我一樣,同樣可以證得法界實相!那麼這樣子,就可以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,同時也可以得到善知識的攝受教導,這樣才有明心見性的因緣。

 

以上所介紹的是開悟明心前,應該準備的事情,接下來我們簡單說一下開悟明心。開悟明心就是以參禪的方法,去找到第八識如來藏。明心開悟的時候是一念相應,是頓悟,而不是漸悟。找到如來藏的時候,是一刹那之間就找到了,不是一點一滴的找到!不是象古人有人畫了十牛圖,說先找到了牛的足跡,後來找到牛的尾巴,慢慢的找到牛的屁股,再找到牛的身體而看到了牛頭!其實這樣的開悟是不對的,這是想像,是一種虛妄的開悟。真正的開悟是頓悟而不是漸悟,在找到如來藏之後,可以現前觀察整個真實心,在時時刻刻當中咦鞑粩嗟那樾危踔领段覀兯艘彩且粯樱∥覀冇^察自己再觀察其他的人,乃至於家裏的貓狗也都一樣,一切有情都具有這個圓滿的如來藏,所以說一切有情平等平等!都是因為往世所造的(業)不同,因此有了種種不同的外相顯現出來:有的就是牛、狗、貓、豬、老鼠、蟑螂、螞蟻等等不同的外相,但實際上都同樣只是如來藏而已。在找到如來藏的時候,(他的智慧)就稱為般若的總相智!然後依般若總相智為基礎,循序漸進繼續進修般若別相智,以及一切種智才能漸次的圓成佛菩提道的修證。

 

一般眾生,從凡夫位開始發心修行,必須歷經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等,總共有五十二階位的菩薩修行,才能次第的圓滿佛道的修證。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說一下,這個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行:第一個階位叫十信位,在修學佛法的過程裏頭,最困難的是信心的建立,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中說:「入佛法海,信為根本。」意思是說要進入佛法的大海,信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。《華嚴經》裏面也說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信能長養諸善根,信能超出眾魔路,信能得入三摩地,信能成就佛菩提。」也就是不論是念佛法門也好,禪定法門也好,甚至於是解脫道的修行,乃至佛菩提道的成就,在在都需要信心具足才能成辦;所以怪不得經中說,要一劫乃至一萬大劫修學信心,一直要到十信位圓滿,才能離開凡夫性;只有進入初住位之後,信才能不再退失,從此才能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,直到成佛!

 

第二個(階位)叫作十住位。十住位又稱為十發趣,也就是說開始趣向佛菩提,開始趣向解脫道。大乘菩提的修行,進入十信位之後,十信位圓滿進入初住位之後,要修學第一度就是布施度,二住位修學持戒度,乃至在六住位要熏習般若波羅蜜!終於明心開悟了,般若正觀現前,親證了法界的實相,這時候就進入了七住位!菩薩在七住位所證得的智慧,就稱為般若總相智,又稱為根本無分別智。意思是說,菩薩在觸證如來藏之後,雖然能夠現前觀察這個真實心祂咦鞯那樾危菍兜k還有其他功德法相,(只知道一個大概)所知有限,所以稱為般若總相智;又因為他往後佛菩提道的進修,全部都是要以這個總相智為基礎,才能往前進修,因此也稱為根本無分別智。然後次第進修,在十住位時可以眼見佛性(成就如幻觀),這樣十住位的修行,就稱為習種性的菩薩!表示說這位菩薩雖然開悟明心(或見性)了,但是習氣仍然很重,而且他要繼續修學熏習的法道仍然很多,所以稱為習種性。

 

十住位之後就要修學十行位。十行位又叫作十長養,十長養就是要長養我們成為菩薩應該有的聖性,而不是長養凡夫性,希望我們能夠早日具足菩薩種性。這個十行位所要作的,就是要努力的去發起聖性;發起聖性最主要的部分,就是要把我執煩惱加以降伏。要把習種性位那些不好的習氣加以消除,這就叫作長養聖性。譬如說做人處世應該要直心(不能忘恩負義……等),也要把以「我」為中心的這種觀念,把它消除掉,否則永遠無法發起聖性(發起聖性主要就是永伏性障如阿羅漢或者先證得阿羅漢果,若不能永伏性障如阿羅漢),當然就進不了初地了!所以說長養聖性的最主要工作,就是要永伏性障如阿羅漢。發起聖性以後,才能說是性種性的菩薩,具足了菩薩性使十行位圓滿,才能進入十迴向位。

 

十迴向位又稱為十金剛。什麼叫作十金剛呢?十金剛的意思就是要能不怕得罪人,能夠不留情面的為救護眾生去摧邪顯正,乃至喪身捨命在所不惜!能夠這樣努力做才叫作金剛行。當十迴向位圓滿了,(入地前應該修集的護持正法的廣大福德圓滿了)菩薩的道種性就完成了。道種性完成之後,只要具足入地時所應有的道種智,再發起十無盡願(而具足增上意樂),就可以進入初地了,開始十地的聖種性的修行。

 

前面所敍述的十住位、十行位、十迴向位,總稱為三賢位。三賢位的修行是般若的別相智,所謂般若別相智,就是從種種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方向,來宣說這個第八識真實心,祂與一切法彼此之間的關係,以及祂們互相之間,是如何的配合咦鳎@個都是屬於別相智所含攝的範圍。當別相智通達圓滿之後,才能進入初地,繼續進修一切種智!所以第五個階段,就是十地的進修,又稱為聖種性的菩薩(這時才是佛菩提道中的修道位)。菩薩依般若別相智(及大福德……等)為基礎,進入初地以後,繼續進修一切種智。那什麼叫一切種智呢?一切種智就是說,八識心王一切種子(界)的智慧,包括了世間一切有漏法種、出世間一切無漏法種,以及一切種子的流注等等;種智的正理,都攝屬於一切種智的範圍。諸地菩薩依般若別相智,而熏修八識心王的一切種智!在還沒有圓滿具足之前,稱為道種智!一切種智修證圓滿,就可以斷盡變異生死,而成究竟佛道。

 

第六個階位是等覺位與妙覺位。大乘菩薩經過三大無量數劫的長時修行,歷經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證過程,成就了等覺位的修證,成為等覺菩薩!這個時候福德還沒有具足,三十二大人相、八十種隨形好,也還沒有究竟圓滿,還沒有究竟殊勝!必須在未來接下來的一百劫當中修諸相好,也就是「無一處非捨身處,無一時非捨命時」。比如說眾生有所請求,不論內財外財,等覺菩薩都要歡喜的布施,毫不吝惜!譬如說眾生要眼珠子,你就要把眼珠子挖給他;但是他說:「不是!我要左眼,你怎麼挖右眼?」等覺菩薩又要把右眼挖起來給他。他要手,就把手剁給他;要腳,就要腳剁給他!就這樣在一百劫當中,努力的去利樂有情,這樣才能漸漸圓滿成佛時的福德資糧。

 

等覺位的菩薩,除了福德的修集以外,也必須在一百劫的所知境當中,去斷除所知障中最微細的無明和執著!最後當福德修集圓滿的時候,就可以成為最後身菩薩,也就是妙覺菩薩。譬如我們所熟知的 彌勒菩薩,就是妙覺菩薩!妙覺菩薩住在兜率天當中,觀察世間的時節因緣;如果世間所度化的弟子,他們得法的因緣或者是世間佛教弘傳的因緣成熟了,妙覺菩薩就會降神母胎,在人間受生,然後八相成道,究竟無上正等菩提,成為大慈大悲、大雄大力、無上正等正覺、十號具足的人天導師,也就是佛、世尊!

 

從以上所述大乘別教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證,我們就可以知道,成佛之道不是一蹴可幾,不是「一悟即至佛地」,而是必須歷經無量無數劫的勤苦修行,具足般若總相智、般若別相智以及一切種智之後,還要加修無量福德,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圓滿了,才能夠成就佛道。也就是說開悟明心,只是進修佛道的一個基礎入門而已,仍然必須在未來漫長的修道過程當中,去圓滿般若別相智和一切種智的修學,才能圓成佛道的修證。

 

各位菩薩!以上所介紹的是佛菩提的概略內涵,希望您在聽聞之後,對於怎麼樣可以修行成佛,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。我們可以簡單的說:修學佛法最重要的,就是要有正確的知見,以及禪宗的開悟明心!因為只有正確的知見,才能夠有開悟明心的機會;也只有開悟明心,才能打開成佛之道的大門!各位菩薩經過這一段時間來,在電視機前面聞熏我們正法正覺教團,所為大家介紹的三乘菩提的概要,相信大家都已經逐次的建立正確的知見了!但是佛法浩瀚、廣大無邊,也不是我們在電視機前面,這樣的三言兩語所能道盡;但是相信善根深厚的您,經由這一段時間以來,這樣聞熏正法的一個機會,已經種下了未來不可思議的得度因緣。下一集當中,我們將由正旭老師來繼續為大家介紹,佛菩提道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,就是要受持菩薩戒!受持菩薩戒,才能讓我們的心安定,不再造作惡業,就不會受到冤親債主的遮障,就可以比較專心的,逐次的邁向佛菩提道的修行!因此在開悟明心之前,一定要受持菩薩戒!

 

该帖子在 2010/7/26 5:53:10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10-7-26 5:53:10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2 楼 

 [简体文稿]

在上一集,我们为大家介绍过:这个真实心如来藏祂的各位体性,以及祂种种不同的名称之后,今天我们要继续为大家介绍佛菩提道的修行!我们常听到有的人说,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,意思是说进入佛法的大海,有非常多的方便善巧法门,然而在这么多的方便善巧法门里面,是不是有一种法门,既迅速又确实的可以帮我们打开成佛之道的大门呢?有!真的有这种法门喔!那个法门叫作大乘见道。大乘见道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,开悟明心是大乘佛法的入道之门,也是佛菩提修证的根本。唯有明心开悟了,在找到第八识如来藏(以后),才能够次第的进修佛菩提道!否则永远都只能在外门修学六度万行,永远也进不了佛法的大门。


达摩祖师曾经说:“诸佛无上妙道,旷劫精勤,难行能行,非忍而忍,岂以小德小智,轻心慢心,欲冀真乘,徒劳勤苦。”——达摩祖师。也就是说,开悟明心,这是诸佛的无上妙道,怎么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,就想要来求取大乘见道呢?而是应该要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,而且要历经无量无数劫的「旷劫精勤」,才能够来证得这个诸佛无上妙道的实相心如来藏啊!但是在开悟明心之前,就必须要具备有一些条件,才能够使我们破参的因缘早日成熟!为了帮助大家,我们就把这些条件,分成七点为各位作说明:


第一要闻法阅经,建立知见。在闻法阅经之前,就应该要先亲近善知识。那么什么叫作善知识呢?善知识就包括过去现在诸佛,以及诸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,还有就是大乘菩萨僧!那什么是叫作大乘菩萨僧呢?其实只有开悟明心的菩萨,才可以称为大乘菩萨僧!在亲近善知识之后,我们应该要请阅善知识所写的有关基础佛法的书籍,来了解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见,譬如说五蕴、十八界、四圣谛、八正道,或者说十因缘、十二因缘等等,基础佛法的知见,我们都应该阅读听闻,并且要观行、要思惟,这样子才能够消化那些知见,建立起正确的见解出来。如果亲近善知识,因为善知识的层次种类差别也很多,譬如有说定的、有说禅的、有说念佛法门、有说法相唯识等等,种类很多,非常多。但是我们只能选择关于明心见性,有相关的,可以帮助我们的善知识的开示,来作拣择性的一个听取。


第二就是要培植福德,广结善缘。一般来讲,不管是修学禅定也好,解脱道也好,或佛菩提道也好,福德的具足很重要!如果福德不具足,常常就是会遮障连连,没办法顺利的修行。福德的培植,就是应该要归命三宝,供养三宝,孝顺父母,奉侍师长!也要能够慈心不杀,就是不再造杀业,去跟众生结恶缘,乃至要行十种善业,就是用我们的身口意,去造作利乐有情的事与业!接着就是要行三种布施,所谓三种布施就包括了财施、法施和无畏施,并且我们应该把我们所修集的这些福德资粮,回向给我们能够亲证法界的实相!基本上修福(是在修集见道所需的资粮),它只是修道的一个基础而已,并不是说在修福时就是在修学佛法!但是假使我们福德修证已经圆满了,就应该暂时把修福的事情放下来专心参禅。


第三就是要受持三皈。三皈依之后,我们应该要继续受五戒,或者继续受菩萨戒,并且要以至诚心在佛前发四弘誓愿!而愿意自己明心见性,也愿意帮助有缘的众生可以明心见性。那么所谓的四弘誓愿就是:众生无边誓愿度!烦恼无尽誓愿断!法门无量誓愿学!佛道无上誓愿成!

第四个要注意的部分,就是要减除世间的五欲的贪着。所谓世间的五欲,是指世间的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!因为这五欲都是属于世间的有,而且大部分都是欲界的有!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舍弃,都常常被这五欲的韵味所著迷,那么就背离了求明心见性,以及要求取解脱的心愿和方向。譬如说你在参禅时,就想到哪里有好吃的,哪里有好玩的、好看的,这样子心就很容易散乱,根本没办法修行,所以我们应该要减除世间五欲的贪着。


第五就是要忏悔业障,深信因果。一般来说,大众在修集福德的时候,都没有问题。譬如去朝山拜忏、救济贫苦、造桥铺路等等,常常都是法喜充满。但是如果一转入要参禅(求见道),或者要修解脱道的时候,遮障马上就会现前!因此在参禅过程当中,冤亲债主常常会来遮障我们,所以我们要在佛前要忏悔无量世来所造的恶业,并且要把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,邀请他们一起来在未来的无量世里,成为同修道友,一起互相的扶持,走向解脱乃至成佛。另外就是要深信因果,因为只有深信因果,才能认真的修行!假使今生即使没有成就,也不至于白费力气,为什么?因为知道有一个如来藏,会把我们这一世所造的善业、净业,还有我们所熏习的无漏法种,全部都收藏好好的,等下一世有缘的时候,开悟就很简单!所以说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。


第六就是要消除慢心。那慢都 ​​是因为分别而起,慢的种类非常的多,要完全的除尽也非常困难,一直要到等觉位才可以究竟除尽。但是我们简单的把它分成两类:第一种就是高慢,第二种叫作卑慢。高慢的意思就是说,其实你只比别人好一点,或者是差不多,但是内心总觉得自己高人很多,对于别人讲的话,从来不肯愿意仔细的去听;对善知识的教导,当然就不容易信受。卑慢的意思就是自卑感作祟,如果你跟他讲说:「有一个明心见性的法,你要不要来听看?」他就讲说:“唉呀!我算老几啊!我根性这么差,我福德也不够,性碍又这么重,怎么可能去学这个明心见性的法呢?那是大菩萨才能作的事啊!”他就因为自卑而产生(这种)慢心,那这个慢心就是一种自我的束缚;都是因为对我的执着,这种习气还没有消除,所以就有慢的产生。我们如果能够不慢的话,就是最好的护身符,可以守护我们的身心!如果能够心常低下谦恭,对一切人恭恭敬敬的,那么这样就可以消除慢心,也比较容易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和教导。


第七就是要发大愿心。明心开悟,它是菩萨大法;我们说菩萨从大悲中生,如果我们心态都是自私自利、自了汉,那我们就不是菩萨,我们只是凡夫众生。凡夫众生就和这个大乘法(的开悟见道)不能相应,因此要常常在佛前,发起救护众生的这种菩萨大愿:希望众生(将来)也能够跟我一样,同样可以证得法界实相!那么这样子,就可以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同时也可以得到善知识的摄受教导,这样才有明心见性的因缘。


以上所介绍的是开悟明心前,应该准备的事情,接下来我们简单说一下开悟明心。开悟明心就是以参禅的方法,去找到第八识如来藏。明心开悟的时候是一念相应,是顿悟,而不是渐悟。找到如来藏的时候,是一?那之间就找到了,不是一点一滴的找到!不是象古人有人画了十牛图,说先找到了牛的足迹,后来找到牛的尾巴,慢慢的找到牛的屁股,再找到牛的身体而看到了牛头!其实这样的开悟是不对的,这是想像,是一种虚妄的开悟。真正的开悟是顿悟而不是渐悟,在找到如来藏之后,可以现前观察整个真实心,在时时刻刻当中运作不断的情形,甚至于我们睡着了也是一样!我们观察自己再观察其他的人,乃至于家里的猫狗也都一样,一切有情都具有这个圆满的如来藏,所以说一切有情平等平等!都是因为往世所造的(业)不同,因此有了种种不同的外相显现出来:有的就是牛、狗、猫、猪、老鼠、蟑螂、蚂蚁等等不同的外相,但实际上都同样只是如来藏而已。在找到如来藏的时候,(他的智慧)就称为般若的总相智!然后依般若总相智为基础,循序渐进继续进修般若别相智,以及一切种智才能渐次的圆成佛菩提道的修证。


一般众生,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,必须历经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等,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,才能次第的圆满佛道的修证。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,这个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行:第一个阶位叫十信位,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头,最困难的是信心的建立,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中说:「入佛法海,信为根本。」意思是说要进入佛法的大海,信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。 《华严经》里面也说:「信为道源功德母,信能长养诸善根,信能超出众魔路,信能得入三摩地,信能成就佛菩提。」也就是不论是念佛法门也好,禅定法门也好,甚至于是解脱道的修行,乃至佛菩提道的成就,在在都需要信心具足才能成办;所以怪不得经中说,要一劫乃至一万大劫修学信心,一直要到十信位圆满,才能离开凡夫性;只有进入初住位之后,信才能不再退失,从此才能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,直到成佛!


第二个(阶位)叫作十住位。十住位又称为十发趣,也就是说开始趣向佛菩提,开始趣向解脱道。大乘菩提的修行,进入十信位之后,十信位圆满进入初住位之后,要修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,二住位修学持戒度,乃至在六住位要熏习般若波罗蜜!终于明心开悟了,般若正观现前,亲证了法界的实相,这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!菩萨在七住位所证得的智慧,就称为般若总相智,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。意思是说,菩萨在触证如来藏之后,虽然能够现前观察这个真实心祂运作的情形,但是对于祂还有其他功德法相,(只知道一个大概)所知有限,所以称为般若总相智;又因为他往后佛菩提道的进修,全部都是要以这个总相智为基础,才能往前进修,因此也称为根本无分别智。然后次第进修,在十住位时可以眼见佛性(成就如幻观),这样十住位的修行,就称为习种性的菩萨!表示说这位菩萨虽然开悟明心(或见性)了,但是习气仍然很重,而且他要继续修学熏习的法道仍然很多,所以称为习种性。


十住位之后就要修学十行位。十行位又叫作十长养,十长养就是要长养我们成为菩萨应该有的圣性,而不是长养凡夫性,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具足菩萨种性。这个十行位所要作的,就是要努力的去发起圣性;发起圣性最主要的部分,就是要把我执烦恼加以降伏。要把习种性位那些不好的习气加以消除,这就叫作长养圣性。譬如说做人处世应该要直心(不能忘恩负义……等),也要把以「我」为中心的这种观念,把它消除掉,否则永远无法发起圣性(发起圣性主要就是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或者先证得阿罗汉果,若不能永伏性障如阿罗汉),当然就进不了初地了!所以说长养圣性的最主要工作,就是要永伏性障如阿罗汉。发起圣性以后,才能说是性种性的菩萨,具足了菩萨性使十行位圆满,才能进入十回向位。


十回向位又称为十金刚。什么叫作十金刚呢?十金刚的意思就是要能不怕得罪人,能够不留情面的为救护众生去摧邪显正,乃至丧身舍命在所不惜!能够这样努力做才叫作金刚行。当十回向位圆满了,(入地前应该修集的护持正法的广大福德圆满了)菩萨的道种性就完成了。道种性完成之后,只要具足入地时所应有的道种智,再发起十无尽愿(而具足增上意乐),就可以进入初地了,开始十地的圣种性的修行。


前面所?述的十住位、十行位、十回向位,总称为三贤位。三贤位的修行是般若的别相智,所谓般若别相智,就是从种种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方向,来宣说这个第八识真实心,祂与一切法彼此之间的关系,以及祂们互相之间,是如何的配合运作,这个都是属于别相智所含摄的范围。当别相智通达圆满之后,才能进入初地,继续进修一切种智!所以第五个阶段,就是十地的进修,又称为圣种性的菩萨(这时才是佛菩提道中的修道位)。菩萨依般若别相智(及大福德……等)为基础,进入初地以后,继续进修一切种智。那什么叫一切种智呢?一切种智就是说,八识心王一切种子(界)的智慧,包括了世间一切有漏法种、出世间一切无漏法种,以及一切种子的流注等等;种智的正理,都摄属于一切种智的范围。诸地菩萨依般若别相智,而熏修八识心王的一切种智!在还没有圆满具足之前,称为道种智!一切种智修证圆满,就可以断尽变异生死,而成究竟佛道。


第六个阶位是等觉位与妙觉位。大乘菩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长时修行,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过程,成就了等觉位的修证,成为等觉菩萨!这个时候福德还没有具足,三十二大人相、八十种随形好,也还没有究竟圆满,还没有究竟殊胜!必须在未来接下来的一百劫当中修诸相好,也就是「无一处非舍身处,无一时非舍命时」。比如说众生有所请求,不论内财外财,等觉菩萨都要欢喜的布施,毫不吝惜!譬如说众生要眼珠子,你就要把眼珠子挖给他;但是他说:「不是!我要左眼,你怎么挖右眼?」等觉菩萨又要把右眼挖起来给他。他要手,就把手剁给他;要脚,就要脚剁给他!就这样在一百劫当中,努力的去利乐有情,这样才能渐渐圆满成佛时的福德资粮。


等觉位的菩萨,除了福德的修集以外,也必须在一百劫的所知境当中,去断除所知障中最微细的无明和执着!最后当福德修集圆满的时候,就可以成为最后身菩萨,也就是妙觉菩萨。譬如我们所熟知的弥勒菩萨,就是妙觉菩萨!妙觉菩萨住在兜率天当中,观察世间的时节因缘;如果世间所度化的弟子,他们得法的因缘或者是世间佛教弘传的因缘成熟了,妙觉菩萨就会降神母胎,在人间受生,然后八相成道,究竟无上正等菩提,成为大慈大悲、大雄大力、无上正等正觉、十号具足的人天导师,也就是佛、世尊!


从以上所述大乘别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,我们就可以知道,成佛之道不是一蹴可几,不是「一悟即至佛地」,而是必须历经无量无数劫的勤苦修行,具足般若总相智、般若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之后,还要加修无量福德,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圆满了,才能够成就佛道。也就是说开悟明心,只是进修佛道的一个基础入门而已,仍然必须在未来漫长的修道过程当中,去圆满般若别相智和一切种智的修学,才能圆成佛道的修证。


各位菩萨!以上所介绍的是佛菩提的概略内涵,希望您在听闻之后,对于怎么样可以修行成佛,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。我们可以简单的说:修学佛法最重要的,就是要有正确的知见,以及禅宗的开悟明心!因为只有正确的知见,才能够有开悟明心的机会;也只有开悟明心,才能打开成佛之道的大门!各位菩萨经过这一段时间来,在电视机前面闻熏我们正法正觉教团,所为大家介绍的三乘菩提的概要,相信大家都已经逐次的建立正确的知见了!但是佛法浩瀚、广大无边,也不是我们在电视机前面,这样的三言两语所能道尽;但是相信善根深厚的您,经由这一段时间以来,这样闻熏正法的一个机会,已经种下了未来不可思议的得度因缘。下一集当中,我们将由正旭老师来继续为大家介绍,佛菩提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,就是要受持菩萨戒!受持菩萨戒,才能让我们的心安定,不再造作恶业,就不会受到冤亲债主的遮障,就可以比较专心的,逐次的迈向佛菩提道的修行!因此在开悟明心之前,一定要受持菩萨戒! 

该帖子在 2013/11/28 1:24:19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13-11-28 01:24:19 
本帖子共有 1 页, 1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1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