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修标榜----
◎。!!发心
◎。!!布施
◎。!!不食众生肉
◎。!!惜福
◎。!!实修生死关
|
1。生死定在额头,众生放在首位
众生无量劫六道轮回以来,所受之苦堆积远胜须弥山,所哭泣之泪水积蓄胜过四大海,死后骷髅堆满阎浮提,所娶之妻所嫁之夫无量无边,堆积拥满十方界,如是无量无数之苦痛与缺陷,历尽沧桑于三界,还不够受吗?如是堕落长夜黑暗好玩吗?轮回受苦永无止尽,就这样麻木不仁下去吗?有智慧有善根的人,这一切问题迟早统统是要解决的,这样拖延下去不是办法,无补于事,只要问题不解决的一天,就没有安宁的日子可过。过去所受冤枉轮回之苦已曾过去,现在是应该苏醒的时候了,勇敢的提起菩提道心,面对生死问题,解决生死问题,这样才是有理智而且明快的抉择,方为诸佛所赞叹,菩萨所护持------如本法师
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,不究自心,但知外务。或求利养,或好名闻,或贪现世欲乐,或望未来果报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邪。
既不求利养名闻,又不贪欲乐果报,唯为生死,为菩提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正。
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众生。闻佛道长远,不生退怯。观众生难度,不生厌倦。如登万仞之山,必穷其顶。如上九层之塔,必造其颠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真。
有罪不忏,有过不除,内浊外清,始勤终怠。虽有好心,多为名利之所夹杂。虽有善法,复为罪业之所染污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伪。
众生界尽,我愿方尽。菩提道成,我愿方成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大。
观三界如牢狱,视生死如怨家,但期自度,不欲度人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小。
若于心外见有众生,及以佛道,愿度愿成。功勋不忘,知见不泯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偏。
若知自性是众生,故愿度脱;自性是佛道,故愿成就。不见一法,离心别有。以虚空之心,发虚空之愿,行虚空之行,证虚空之果,亦无虚空之相可得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圆。-------劝发菩提心文
|
2。谦虚,韬晦
我等但老实念佛,只求临终往生即已。至于现生之如何若何,一任其水到渠成,春来花放。倘先设一想念,则反成障碍。如断其水源而欲渠成,正在严冬而欲花放......所以修行人要在韬光晦迹也。------印光大师
有道只因频退步,谦和元自惯回光,
不知已在青云上,尤更将身入众藏
|
3。深信因果,慎因果 古之圣贤,无不战战兢兢,以自操持,故其心不随富贵穷通所转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今之人于日用云为,父子兄弟夫妇之间,尚不能一一如法。稍有知见,便妄企作出格高人。未得其权,则肆其狂妄之瞽论,以惑世诬民。已得其位,则逞其暴虐之恶念,以误国害民。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师友,未曾以因果报应之道,以启迪之也。使稍知因果报应,则举心动念,皆有所畏惧,而不敢肆纵。即不欲希圣希贤,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不可得也。以故天姿高者,更须要从浅近处著手。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少时栽培成性,如小树标使壁直。其至长成,欲令其曲,不可得也。------印光大师
今之聪明人,虽学佛法,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,率皆专重理性,拨弃事修及与因果。既拨事修因果,并理性而失之。所以每有才高等辈,词惊鬼神,究其行为,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。俾上智者徒生怜愍,下愚者依样妄为。所谓以身谤法,罪过无量。法苑珠林一书,(一百卷,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,苏州玛瑙经房订作廿四本,玛瑙经房板残伤模糊,天宁寺板系新刻。)详谈因果,理事并进。事迹报应,历历分明。阅之令人不寒而栗。纵在暗室屋漏,常如面对佛天,不敢稍萌恶念。上中下根,皆蒙利益。断不至错认路头,执理废事,归于偏邪狂妄之弊。梦东所谓善谈心性者,必不弃离于因果。深信因果者,终必大明乎心性。此理势所必然也。
------印光大师
|
4。真修真行,真精进 菩萨本行经
直至成佛,皆由精进。
大乘庄严经论
至心学道,发大勇猛,决趁菩提。
法界次第
倍策精进,勤求不息,是名精进根。 |
5。能文能武,法门大将
志向深远,标榜高僧
有鉴于末法盖世,邪魔炽然,不得不作此破釜沉舟的革新运动,积极提高出家人的品学水准。凡是跟我出家的弟子,都要顶天立地,允文允武,为法门大将,甚至于以世俗的角度观之,亦是超卓非凡的人材。-----宣化上人
众人是我师 我是众人师
常常师自己 我是自己师
我老实告诉你:不单不向人低头,就当我向菩萨叩头时,我也不说:‘菩萨!求你帮帮我!这次我不行了....’就算再苦再困难,我也自己承当过来,不教旁人知道,要人可怜—这是个什么出家人啊!
|
6。若有成就,藏器待时,自有龙天推出
何以故。更须打破诸祖重关、遍参知识、得知一切浅深、却向水边林下、保养圣胎。直待龙天推出、方可出来扶扬宗教、普度群生。-----般若和尚示众
宋汾阳无德禅师,见七十员善知识,前后八请,皆不出世。燕居襄阳白马寺,并、汾道俗千余人坚请不已,乃顺人望。既至,宗风大振。迹不越阃,自为不出院歌以见志云。 |
◎己事已办方可为人
古人大彻大悟,参学事毕,且于水边林下,长养圣胎,不惜口头生醭,龙天推出,方乃为人。故辞法席者,愿生生居学地,而自锻炼。予出家时,笃奉此语,佩之胸襟。后以病入山,久久不觉渐成丛林,然至今不敢目所居为方丈,不敢开大口妄论宗乘。盖与众同修,非领众行道也,忝一日之长,互相激劝而已。诸仁者以友道待我而责善焉,幸甚。
◎老成然后出世
古人得意之后,于深山穷谷中,煨折脚铛,潜伏保养,龙天推出,然后不得已而应世。后人渐不如古,然犹及见作经论法师者,作瑜珈施食法师者,学成而年未盛,尚徐徐待之。比来少年登座者纷如矣,佛法下衰,不亦宜乎?
|
 |
情是何物?三界往返淫为本,六道轮回爱为根
指影向谁去?自是不归归便得,故乡风月有谁争
珍重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