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说通--从宗入教

第四节 三乘无学应回向第一义谛

 

三乘无学谓:声闻阿罗汉,缘觉辟支佛,大乘通教阿罗汉与辟支佛,大乘别教初地满心或六地满心菩萨。第一义谛谓:般若之总相智,别相智,种智。二乘无学如前所述,兹不重叙。今释大乘通教之菩萨阿罗汉与菩萨辟支佛。

通教之菩萨阿罗汉者,谓有学人是菩萨根性,有慈愍心,不乐一己趣寂取灭,不乐无余涅盘;然未具足受学第一义谛之因缘,所遇之师皆是传授二乘法者。此菩萨所遇若是二乘法中之真正见道者,乃至所遇是声闻阿罗汉,则受学四圣谛十二因缘等,因闻二乘真实正法而断我见;我见断已,复因思惟及诸观察,以现观蕴处界空故断我执,成菩萨阿罗汉。成四果已,因慈愍心及菩萨根性故,不乐取证无余涅盘,恒依有余涅盘而住,舍寿时更起受生愿,不入涅盘,不畏隔阴之迷而入母胎,重新受生为人;生已示如凡夫有痴有过,重新受法,复成菩萨阿罗汉而度有情,如是世世自度度他,此即通教之菩萨阿罗汉。

通教之菩萨辟支佛者,谓有一类菩萨,有慈愍心,不乐一己趣寂取灭,不乐无余涅盘,然未具足受学第一义谛因缘,未曾熏习故;彼于无佛、无阿罗汉住世之时,因于种种缘,自行觉悟四谛九因缘十二因缘等,成辟支佛。然以悲心及菩萨根性故,舍寿不取涅盘,发受生愿,不畏隔阴之迷而受生人间,生已示如凡夫有诸五欲;后复自观四谛十二因缘等法,复成菩萨辟支佛而度有情,如是世世自度度他,此即通教之菩萨辟支佛。

通教之大乘无学,解脱果同于别教之六地心(俱解脱)或初地心(慧解脱),然皆不入别教菩萨位次;别教以般若中道观慧而定位次故,别教中道观慧以证如来藏为修证之因故,通教菩萨无学圣人皆未证得如来藏故。若有通教无学菩萨开示般若中道义者,或将以一切法空阐示般若中道,违佛般若真旨。复次,通教菩萨之最高修证果位为断分段生死之解脱果,位在阿罗汉位及辟支佛位,若不触证藏识起中道智,永远不入别教,永不能成佛,是故智者大师判别教初地菩萨为通教之佛果。

第一义谛智慧有三:一者般若总相智,谓禅宗真悟者之开悟明心--触证领受自心藏识,能亲现观,即是种智中所说大乘真见道之根本无分别智;二者般若别相智,谓证悟者于悟后,依般若总相智,多方领受及体验藏识之中道性,因而发起种种别相智如《大般若经》所说者,因之而起中观智,即是种智中所说大乘相见道后得无分别智;三者般若种智,谓依别相智而熏修八识心王之一切种智,未圆满具足前名为道种智,圆满具足者名为佛地一切种智。如是三智名为第一义谛之智慧,函盖三乘一切佛法。而第一义谛智慧以自心藏识(第八识如来藏)为根本,若不触证第八识,皆唯能于外门修菩萨行,不能入第一义谛而生般若慧,永劫不能成佛,是故二乘定性无学及大乘通教无学菩萨,皆应回心转入大乘别教修学般若。欲修般若,必须亲证第八识如来藏,当以禅宗参禅之法而修。一旦悟入,即可循序而进,一世便超第一无量数劫,欢喜无尽;唯除性障深重、慧根浅薄、心量不广不雄,及不遇大善知识致不能熏习种智者。

前述所说通教菩萨乃是依戒慧直往之慧解脱者,然通教之无学位菩萨中,亦有依戒定直往之有学菩萨及无学菩萨,乃至有具足四禅八定灭尽定及五神通者,然因系依通教法门修证,同于二乘俱脱无学,不证第八识如来藏,纵有神足通,终不能入别教初地,下至七住亦不能得,何况未来能成佛道?同于大声闻一切智之十智故,其慧不与大乘般若相应故;是故奉劝一切通教菩萨,应修般若波罗蜜--速求开悟明心而起般若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