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 正 -----22

22.上平居士云:【黄檗禅师讲:「此本源清净心,常日圆明遍照,世人不悟,只认见闻觉知为心,为见闻觉知所覆,所以不睹精明本体。但直下无心,本体自现,如大日轮升于虚空,遍照十方,更无障碍。……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,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,亦不离见闻觉知。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,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,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,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。不即不离,不住不着,纵横自在,无非道场。(《黄檗传法心要》)」

《楞严经》中亦讲:「阿难!汝性沈沦不悟,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,汝当观此见闻觉知,为生为灭,为同为异,为非生灭,为非同异,汝曾不知如来藏中,性见明觉,觉精明见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如一见根,见周法界,听嗅觉触觉知,妙德莹然,周偏法界。……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,及自然性,皆是识性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。」

可见,见闻觉知本自无体,以真如为体。正见闻觉知时,若心不缘尘,无分别、取舍,当下即是真如妙用;心若缘尘,分别取舍,即落生死。此之无分别心,为始觉智,非为第六意识,以此现量无分别之始觉智,于见闻觉知中,当下返本还源,不沾尘境,此是修行之正途。】

略覆:黄檗禅师云:「但直下无心,本体自现,如大日轮升于虚空,遍照十方,更无障碍。…」所谓无心者,谓无一切心:无喜心、无憎心、无善心、无恶心、无定心、无动心、无内心、无外心、无得心、无失心、无灭心、无生心,…如是无一切心者,方得名为无心之心也。如是心者,即是大小品般若经所说之非心心、无心相心、不念心、无住心、菩萨心;无一切世间心,故名无心。觉知心则于六尘境中起种种心,名为「三界有」之心,故名有心,非是无心也。觉知心于一念不生之境安住,即有定相,名为定心;出定已则缘六尘,名为动心。于定境中,忽遇外声吵杂,便起憎心;外声寂已,心住定中轻安之境,则生喜心。若定中久住不散,便起善心;若受长时间打扰,不能久住定中,不能受定境之乐,便起恶心。若入二禅以上等至位中,唯是内心;若在初禅以下定中,则触五尘,缘外境界,名为外心。缘定境界而住之时,则有定境所得,名有得心;出定回复散乱心时,则失定境,名为失心。眠熟则断而不现,名为有灭之心;次晨醒寤,又复生起觉知现行,名为有生之心。如是,意识觉知心其实是有一切心,非无一切心。

无心之心则非如是,于一切时皆是无心,于一切时皆无喜憎、无善恶、无定动、无内外、无得失、无生灭;自无始劫来一向如是无一切心,悟得如是无心之心者,方是证悟般若者。如是证悟无心之心者,不需人教,自能会通般若诸经佛旨,从此名为「无心道人」,而亦不妨其觉知心同有善恶、喜憎、定动、内外、得失也。

一切菩萨十方诸佛,一念证得无心者,皆非入定灭却觉知而谓无心;乃是以觉知心而证得「无心相」之心,证前、证时、证后,皆不妨同时有二心并存--觉知心与无心相心同时存在运作;未证之前,无心之心本已存在,非因悟有;由未触知故,名为未证;由已触知故,名之为证,非于悟后方有之。

是故,黄檗希运禅师所谓之「无心」,非如上平居士所以为的「于见闻觉知中,当下返本还源,不沾尘境,此是修行之正途」;上平居士认为只要不粘着六尘境界,即无取舍,无取舍则不落生死。此之不粘着六尘境界者,即见闻知心于一念不生之境中安住,即为定心,定心乃「有心相心」,非无心之心也;亦非无取舍,取定境故,舍散乱境界故。而黄檗禅师之「但直下无心,本体自现」是说真正之无一切世间心之心,方可名为真正之无心;亦即菩萨只要当下证得第八识无心之心,则如来藏本体自然现前可以体验,祂的功德性好比太阳处在虚空中,十方皆可遍照,而无一丝一毫的障碍。因此上平居士引此段黄檗禅师之开示欲证明自己的论点,正故「引据失当」,黄檗禅师所开示之真心体性,上平居士尚未梦见在。

复次,上平居士再举《楞严经》卷三 佛语:《阿难!汝性沉沦,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,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?为同为异?为非生灭?为非同异?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明觉,觉精明见,清净本然周遍法界,随众生心应所知量--如一见根见周法界,听嗅尝触觉触觉知,妙德莹然遍周法界,圆满十虚,宁有方所?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。》先将上平居士摘录之文章,重新予以断句,重新标点,意义显然有所不同,为何如此?此中差别即是悟与未悟之差别所致耳。兹正确断句而释文如下:

佛说:「阿难呀!你的心性沉沦,不能了悟你的见闻觉知,本来就是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,你当仔细观察此等见、闻、觉、知之性,为是生灭耶?为非生灭耶?而与地水火风空五大,为同为异耶?为非同异耶?你一向未曾开悟,所以不知道如来藏中性具之见,即是觉体本明,本觉之精,即是妙明真见,清净本然,广大圆满,周遍法界,随九界众生,胜劣之心大小之量,一一应之。就如同一见根,见性周遍法界,耳之听,鼻之齅,舌之尝触,身之觉触,意之觉知,此等诸根,皆是妙精明性之德用,清净光明,如玉之莹光皎洁,俱同见根一样,遍周法界,圆满十方虚空,难道会有一定的方所吗?循着九界众生之业,发现之见,各有不同。世间无知众生,惑为因缘、自然,皆是意识妄心,妄生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都无真实之义。」

此段 佛语,分明指出:见闻觉知本是如来藏之妙真如性,因为执着无明而堕在六根之中,被系缚了;然而如来藏中所含藏之妙精明性,其实仍然周遍六根、六尘、六识等十八法界,而世间无知的众生却迷惑为因缘而生、自然而有,这些都是意识妄心的分别计度而已。上平居士援引此段《楞严经》之经文,以证明自己一向以「见闻觉知性为不生不灭者」,亦为引据失当,世尊已一再指出见闻觉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,非自然生,非因缘而生,只是上平居士未破本参,未证如来藏,无法了解 佛之真正意旨而已。

复次,上平居士既说:「见闻觉知本自无体,以真如为体。正见闻觉知时,若心不缘尘,无分别、取舍,当下即是真如妙用」,既然见闻觉知以真如为体,则不应说见闻觉知即是真如,则应当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体才是。此外,见闻觉知其实不可能不缘六尘,亦不可能无分别、无取舍,当起见闻觉知之时即已了别六尘故,这是一切世俗人之常识,故不可说见闻觉知当下即是真如妙用。真如之妙用绝不在六尘之见闻觉知上运作,而是在了别七转识心行…等等离六尘见闻觉知之法上运作,上平居士不可如此胡言乱语、自行发明佛法也。

上平居士复云:「可见,见闻觉知本自无体,以真如为体。正见闻觉知时,心若缘尘,分别取舍,即落生死;此之无分别心,为始觉智,非第六意识,此现量无分别之始觉智,于见闻觉知中,当下返本还源,不沾尘境,此是修行之正途。」由以上上平居士之见解,可以看出上平居士错解佛法至深,错将一念不生的灵知心误认为真如心,以为修定之后,使其不于六尘境界中取舍分别,谓为证得无分别心。而佛所说的真正无分别心,乃是以觉知心证知本有之如来藏,并现观此与觉知心同时同处之如来藏,无始以来皆离六尘中之见闻觉知,无始以来就已经是于六尘一切境界中皆无分别;由于在六尘中离见闻觉知故不分别,离见闻觉知故无苦乐受,故无所得,如是证知如来藏于一切境界皆无分别、皆无所得,方名证得无分别智。如此证得无分别智者,方可称为始觉,意即初始觉悟之意思。上平居士却误认意识心之觉知离分别时即是真如,有分别时又变成意识心,而不是能分别的意识永远是能分别的意识,无分别的真如一直是无分别;像这样变来变去,有时是真如,有时是意识分别心,其实是变易法,怎可能是本来无分别、一直无分别的第八识真如阿赖耶识?

学佛之人若能证得第八识心--人人本具之如来藏,现前观察如来藏于三界中运行不断之际,却从来皆离见闻觉知,从来寂静而住,从来不起思量心性,是故于三界六尘万法之中,永远皆无所得,从来离于一切苦乐忧喜舍受故。如是返观:见性、闻性…等觉知心,于万法中悉有所得,所以受种种苦乐舍受,而自心如来藏却是从来无所得,从来离见闻觉知性;三界中之一切六尘万法,于如来藏而言,悉无所得;证得如是无所得法者,般若智慧即从此处出生。复又由亲证如来藏故,了知如来藏乃是一切法中之最胜法,是三界六道一切法之总根源故,无有任何一法能出过如来藏。

上平居士、徐恒志居士、元音老人等,皆劝人于见闻觉知中不分别取舍,不沾六尘境,谓为不于觉知心中起语言分别,如此则可保持觉知心不昏昧,说为已证无分别智;皆是误会佛法者。「识相」者,谓分别识--眼识乃至意识,主要为意识。意识之相即是了知与分别,有了知及分别故则有所得。因此彼等认为之无分别与无所得,其实皆是有分别、有所得,见闻觉知即是分别故,见闻觉知六尘者即必有所得故;见闻觉知六尘时即必生起苦乐舍受故,有苦乐等受即是有所得故。

复次,离念灵知心虽无语言之念,然尚有诸微细念,非真离念者;离念灵知心于一切境界中,皆能了知六尘万法,不待语言起已方能了知,是故离念灵知心仍是有分别者;既是有分别者,则于一切六尘境界必能领受,有领受者即是有所得者,不得狡辩为无得者。是故所悟若是离念灵知心者,当知即是有所得心,悟此心者即是堕于「分别事识」中,所悟非是「无心相心」故。

上平居士等若欲证实觉知心常住不坏之现量,必将大失所望,绝不可能亲见故。所以者何?依现实常识而观,意识觉知心于眠熟位、闷绝位、正死位、无想定、灭尽定位中,悉皆断灭;要待意根离此五位境界,方有意识觉知心现行及运作。是故,欲见觉知心意识之常住不坏性者,永不得见,其本质是易起断之法故,是依缘而起之法故。上平居士所误解之「始觉」智,其实是《大乘起信论》中所称的不觉;《起信论》中明白开示:「如凡夫人,前念不觉起于烦恼,后念制伏令不更生,此虽名觉,即是不觉。」上平居士等教人于六尘境界中不分别取舍,以定法制伏妄念,令不生起妄念而谓为觉悟、说是证得实相;起信论中却说这样的人虽然名为觉悟,其实正是不曾觉悟的人。

而在事实上,离念灵知现起的时候,一向具有了境之慧,仍是分别之心,乃是意识心之别境心所法;若恒欲保持灵知心常在不灭,则其人一定不肯令我见我执消灭,却又自以为:觉知心不执着自己时,即是我见我执已经消灭。如此则永不能取证二乘声闻之解脱果,何况大乘之佛菩提果呢?上平居士若是有智之人,当于末学所述诸正义仔细思惟思量,这当中法义之来龙去脉与重点关节所在,不应作意气之争,才是有智之人。如果能彻底扬弃元音老人及徐恒志老居士之错误知见,好好阅读平实先生诸多著作,如实理解七识心王之体性,并好好锻炼无相念佛动中工夫,努力参究真实存在之如来藏心;若能一朝悟得,方知 平实先生从来都不曾辜负汝等一切众生,可谓苦口婆心至极!p237-245